同層網頁: 大圆满法沦落 ] 大宝法王迷思 ] [ 西藏當能素食 ] 《廣論》之諍 ] 光环褪去 ] 佛母之直言 ] 流弊 ]
西藏當能素食

Back ] 回上層網頁 ] Next ]

Last Modified:2009/07/31










西藏當能素食

[轉貼]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以下資料轉自無盡燈論壇,創作者為行色末法師兄,感謝行師兄的辛勤勞動!
http://bbs.yxun.net/ShowPost.asp?PageIndex=1&ThreadID=39309

這主題難能可貴。以後再有藏密為吃肉找藉口說:「西藏氣候不適合種植蔬菜水果,所以只有肉可以吃!」那就請他們來看這個看看這個主題吧?其實高冷地區也有高冷的蔬果 ,除非是天候惡劣到像南極、北極這種長期日照不足之處,才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們的環境惡劣,所以只有肉可以吃!」可是,南極、北極地區並沒有任何喇嘛在那裏弘法渡眾。那些口中常說慈悲心、菩提心 者,貪圖肉味而致眾生間接被殺,然後還說:「我法不可思議,持咒就算超渡啊,早死早超生啊~」不直心怎成佛道?

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news.sina.com.cn/s/p/2006-04-28/19189744976.shtml

拉薩蔬菜供應充足

2006年04月28日19:18 新華網

4月27日,一位商販在拉薩菜市場賣菜。

開春以來,拉薩各大蔬菜市場蔬菜品種增多,價格適中,受到市民歡迎。

  新華社記者普布紮西攝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9/20021013/841040.html

拉薩蔬菜市場

2002年10月13日

http://www.people.com.cn/GB/other5410/5415/20010523/472511.html

這是拉薩最大的蔬菜市場——龍王潭蔬菜市場。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01/07/content_4022399.htm

冬季拉薩菜青青[組圖]

2006年01月07日 20:12:09 

拉薩市中心的宗角魯康菜市場

拉薩市中心的宗角魯康菜市場

拉薩市中心的宗角魯康菜市場(攝於1月7日)。宗角魯康菜市場是拉薩最大的菜市場,有300多名攤販在此賣菜。目前在拉薩市場上有幾十種新鮮蔬菜上市。為豐富市民的菜籃子,拉薩市政府在城郊建立了大面積蔬菜溫室大棚,即使在嚴冬,拉薩市民也能吃到新鮮的蔬菜。     新華社記者覺果攝

 

http://www.tibetculture.net/test/xzxw/jjsm/80200601100019.htm

拉薩市中心的宗角魯康菜市場

拉薩郊區一處溫室大棚。由於日照好,拉薩周邊的溫室大棚給市民提供了充足的鮮菜

1月7日,菜農在拉薩郊區的康綠蔬菜溫室內工作

1月7日,在拉薩郊區康綠蔬菜溫室內,藏族姑娘拉巴卓瑪(右)跟漢族師傅學習種菜技術

 

宗角魯康菜市場是拉薩市最大的菜市場,有300多名攤販在此賣菜。目前在拉薩市場上有幾十種新鮮蔬菜上市。為豐富市民的菜籃子,拉薩市政府在城郊建立了大面積蔬菜溫室大棚,即使在嚴冬,拉薩市民也能吃到新鮮的蔬菜。

 

http://online.cri.com.cn/773/2003-2-16/84@160732.htm

時令新鮮蔬菜旺銷冬日拉薩的集貿市場

新華網西藏頻道拉薩2月15日電(格瓦杏)自治區和拉薩市各級政府積極回應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召,想方設法為市民辦實事,大力提高市民的物質生活水準。眼下雖然已是數九寒冬,但拉薩市民的菜籃子中卻是鬱鬱蔥蔥、五顏六色,各種時令蔬菜躍然城市的各個集貿市場中和市民的餐桌上。

在基本解決了拉薩市民吃菜難的問題後,現在拉薩市郊的大棚蔬菜種植業已經轉向增加高原大棚種植蔬菜的品種和反季節種植保障冬季蔬菜供應。在市郊的高效節能溫室中,種植蔬菜品種已經達到83種,蔬菜種植總面積達到3萬多畝。目前拉薩各大農貿市場上蔬菜專營攤位就達1269個。在拉薩市規模較大的宗角祿康農貿市場中,時下銷售的新鮮蔬菜就有黃瓜、番茄、冬瓜、西葫蘆、絲瓜、苦瓜、紅蘿蔔、白蘿蔔、胡蘿蔔、蒜苗、蔥、薑、蒜、大白菜、小白菜、捲心菜、尤菜、茄子、鮮蘑菇、青椒、鮮辣椒、菠菜、芹菜、花菜、綠花椰菜、土豆、蕨菜、豆苗、香蔥、香菜等數十種。

  在各種優惠政策的鼓勵下,自治區“菜籃子”工程的建設正在快速走向規模化、基地化,配合外地運進蔬菜,正在初步形成以拉薩為中心、輻射各個地區的自治區蔬菜種植供應網路。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news.sina.com.cn/c/2005-02-21/14195892602.shtml

西藏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業

2005年02月21日

2月7日, 拉薩東郊蔡公堂鄉藏族農民碧章(右)與四川籍菜農李長英合營種植的番茄已是碩果累累。

2月19日,西藏堆龍德慶縣羊達鄉農民占堆在自家溫室裏採摘準備上市的青菜

西藏目前有6萬多農民從事蔬菜種植業,蔬菜種植面積達23萬畝,年產蔬菜30多萬噸。 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http://2004.chinawater.com.cn/newscenter/tpbd/20020725/200207250035.htm

到2001年,西藏蔬菜種植面積7.8萬畝,總產量達17.85萬噸,城鎮居民人均日佔有蔬菜量達0.3公斤,初步滿足了西藏大部分城鎮居民和部分農牧民生活的需要。圖為拉薩堆龍德慶縣蔬菜基地種植的北京櫻桃番茄。新華社記者格桑達瓦攝

 http://www.xz.xinhuanet.com/xizangyaowen/2006-01/23/content_6108230.htm

西藏堆龍德慶縣乃瓊鎮藏族農民紮桑在自家承包的塑膠大棚溫室裏摘收黃瓜(2006年1月20日攝)。

西藏堆龍德慶縣乃瓊鎮蔬菜專業協會的科技人員洛次(中)在向農民講解冬季溫室蔬菜管理(1月20日攝)。

為改善農牧民生活水準,增加農民收入,西藏堆龍德慶縣乃瓊鎮2004年5月成立了一個農村專業協會(即農民蔬菜、花卉專業協會),自願加入協會的農民可得到無償的科技、行銷等服務。兩年來,參加協會的27戶農民都得到了實惠。目前,協會計畫擴大生產規模,更加完善服務體系,使更多的農戶加入協會,使更多的農民富裕起來。

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責任編輯:索南央吉)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www.tibetwindow.com/news/tibetnews/2005-01/10/_114705.html

高原無土蔬菜鮮

2005年1月10日11:01

1月4日,西藏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工作人員央金在摘收日本櫻桃番茄。

    日前,西藏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採用無土種植技術生產出的生菜、番茄在西藏上市。2004年9月,西藏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從內地引進了生菜立柱式無土栽培、從日本引進了櫻桃番茄無土栽培技術。這種無土栽培蔬菜模式將為西藏發展設施農業奠定基礎。  新華社 索朗羅布/攝 

http://www.xz.xinhuanet.com/tupianxinwen/2005-01/06/content_3515985.htm

1月4日,西藏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工作人員在管理立柱式無土栽培的生菜。

1月4日,西藏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工作人員在觀察無土栽培的日本櫻桃番茄的生長情況

 

http://dailynews.dayoo.com/gb/content/2004-02/13/content_1409156.htm

土栽培填補西藏蔬菜種植模式空白

2月12日,西藏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工人倉決在展示無土盆栽的彩色辣椒,該盆裏盛有細沙、羊糞和珍珠岩。

  國家於2003年投資3000萬元興建的西藏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根據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積極引進和吸收國內外的現代農業種植模式,自主設計適合於西藏山區、沙地、鹽鹼地等地區蔬菜栽培的水培、基質培及盆栽等一系列實用型無土栽培模式。 該技術填補了西藏蔬菜無土栽培的空白,成為西藏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展示舞臺和技術推廣平臺。記者 格桑達瓦 攝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GB/channel3/30/200402/14/21118.html

拉薩的“洋蔬菜”
 

2004年2月14日11:04

水培芹菜

    西藏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自2003年10月在拉薩建成以來,成功引進和栽培了日本南瓜、日本禮品小西瓜、美國彩色辣椒、荷蘭水果黃瓜、日本櫻桃番茄等11種特色蔬菜。目前,“洋蔬菜”已經擺上了當地飯店和家庭的餐桌。

西藏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溫室裏的日本櫻桃番茄。

西藏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工人德吉手捧引種的“日本南瓜”露出了笑臉。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news.sina.com.cn/o/2005-09-02/18356848534s.shtml

西藏人餐桌上的變化(組圖)

圖為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乃東縣澤當鎮澤當居委會的蔬菜大棚園子裏菜農張耀亮在講他的種菜經。

  就在10多年前,西藏自治區幾乎沒有大面積的蔬菜種植,吃菜難的問題十分突出。蘿蔔、白菜和土豆等“大路菜”長期佔據餐桌,被人們稱為餐桌“三大件”。為了提高群眾的生活水準,切實解決“吃菜難”問題,從1990年起,西藏自治區每年撥出500萬元專款用於“菜籃子”建設,大力發展以蔬菜為主的“菜籃子”生產,建立生產基地。2004年,西藏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23.87萬畝,品種200餘個,產量達34.8萬噸,平均每3天就能吃到1公斤蔬菜。如今,在任何季節走進拉薩的餐館,都可以吃到西藏本地生產的蔬菜。

圖為山南地區的山南第一菜市場。

 

  作者:人民網記者劉龍攝

 

蔬菜服務公司為農民傳授致富技術

12月6日,西藏乃東縣蔬菜服務公司的技術員旺堆(中)在向當地農民傳授怎樣搞好溫室蔬菜管理的技術。 成立於1998年的西藏乃東縣蔬菜技術服務公司經常派技術員到鄉村,為農民傳授種植蔬菜、養豬、養雞等技術。5年來,該服務公司已扶持100多戶養豬、養雞及種植蔬菜專業戶,結束了當地40%的蔬菜靠外運的局面,基本滿足當地蔬菜市場的需求。                   

         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行色注:乃東縣屬山南地區,山南地區為西藏六大地區之一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www.gov.cn/jrzg/2006-03/30/content_240541.htm

南京援助西藏農民修建蔬菜大棚

2006年03月30日

3月30日,西藏墨竹工縣甲瑪鄉赤康村的農民在修建蔬菜大棚。日前,江蘇省南京市援藏投資150萬元,給西藏墨竹工卡縣甲瑪鄉赤康村修建50個蔬菜大棚。 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3月30日,西藏墨竹工卡縣甲瑪鄉赤康村的農民在修建蔬菜大棚。 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news.tom.com/2006-01-18/000P/69769339.html

西藏林芝縣加丁嘎村村民在大棚內採摘自己種植的南瓜。

西藏林芝縣加丁嘎村村民紅梅(藏族)手捧溫室種植的蔬菜。她家種植的1.5畝大棚蔬菜每年可帶來13000多元的收入。

  近年來,位於西藏林芝八一鎮附近的加丁嘎村村民向四川、湖北等地菜農積極學習種菜技術。過去只會種蘿蔔、土豆、白菜的當地農民,如今學會種植青椒、冬瓜、茄子、番茄等20多種蔬菜,並從2003年起逐步擴大蔬菜種植面積。2005年,加丁嘎全村種植的54畝大棚蔬菜共獲得13.85萬元的現金收入,加之村民的養豬養牛、運輸等收入,該村人均年收入名列西藏農牧區前茅。

  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責任編輯:索南央吉)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GB/channel2/23/200302/22/8015.html

林芝八一鎮蔬菜市場品種豐富
 

2003年2月22日15:33

藏曆水羊新年來臨之際,林芝地區八一鎮蔬菜市場品種豐富,各種新鮮蔬菜、水產等應有盡有,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西藏日報記者 旦增 攝



行色注:林芝縣屬於林芝地區,林芝地區為西藏六大地區之一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www.sjjzx.com/red/xizang/sanji/xj052104.html

八一農場的蔬菜大棚
  50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後,拉薩西郊亂石灘上開墾出2300多畝地,創建了高原第一個農場---八一農場,掀開了雪域高原發展現代化農業的歷史新篇章。50年後的今天,八一農場的蔬菜基地已擴大到6000多畝,蔬菜品種由50年前的3個品種發展到30多個,肩負著向全自治區供應蔬菜的任務,成為西藏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
  圖為八一農場的蔬菜大棚。

http://www.people.com.cn/GB/other5410/5415/20010522/471246.html

(組圖)八一農場---西藏高原的第一個農場

2001年5月22日

為八一農場建立的100多畝優勢油菜基地

為八一農場蔬菜高溫室一角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www.xz.xinhuanet.com/tupianxinwen/2005-01/17/content_3577354.htm

大棚蔬菜富藏民

 2005-01-17  

1月13日,西藏白朗縣巴紮鄉農民普赤在大棚溫室裏摘西瓜,她家每年種植蔬菜瓜果收入達到3萬餘元。

1月13日,從山東請來的技術員李淑娟(右)在西藏白朗縣指導農民進行溫室蔬菜管理。

    白朗縣利用當地陽光照射充足、土壤適宜種植蔬菜等特點,推廣大棚蔬菜種植。從1998年開始,該縣先後籌資3470多萬元用於大棚蔬菜基地建設,並從外地請來技術員指導當地藏族農民種植大棚蔬菜。目前,白朗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7380畝,擁有2000多個蔬菜大棚,2004年種植蔬菜收入近1000萬元,僅此一項為種植戶人均增收200多元。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日喀則的藏族農民極引進並推廣農業作物新品種、新種植方法,逐步走上科技致富之路。這是山東援藏幹部孫愛國(右)向藏族婦女傳授種菜技術。

日喀則的藏族農民積極引進並推廣農業作物新品種、新種植方法,逐步走上科技致富之路。這是藏族青年次吉在蔬菜大棚護理瓜苗。

http://www.people.com.cn/GB/tupian/70/20010628/499372.html

 

日喀則農民西洛(左)在科技人員的指導下管理自家的溫室蔬菜
 

http://www.tibetinfor.com.cn/news/2004-2-12/N022004212131237.htm

邊巴老人一邊談起他家的致富經過,一邊指著新房子問我們,你們看看這房子怎麼樣?邊巴老人家裏有5個人,其中勞動力有4個。幾年前他們家裏承包了5畝菜地和一個溫室蔬菜棚,將全部心思放在了種菜上,一心想著靠種菜發家致富。他們種起了蘿蔔、土豆、白菜、青椒、黃瓜、番茄等八九種蔬菜,同時他們也融進了日喀則蔬菜市場的競爭,生意做的很紅火,年純收入在2萬元以上。

……

彭確鎮的另一個菜農名叫拉窮。他原來住在看守菜地的一個破舊的房子裏,後來他和老伴兒一起依靠科學技術,根據當地的氣候,將承包的耕地改種了蔬菜。賣菜的收入使他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看到,拉窮家的房子面積有六根柱子大,屋前還有一個不小的院子,這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藏式房屋格局,家裏的家俱也是一應俱全。

我們一大群人走進他們家一個兩根柱子大的房間,房間立刻就滿了,他們很熱情地給我們上茶斟酒,絲毫沒有感到被我們打擾。夫婦倆把我們視為貴賓,熱情款待,又把我們當成自己人,對我們的採訪,積極地配合。家庭主婦拉巴布赤對我們說:“我們兩口子承包的地不算大,只有3.6畝的菜地和 0.5畝的蔬菜大棚。不過,一來我們種品種優良的種籽、二來我們從內地菜農身上,學了一些科學種菜的技術,再就是根據本地的氣候條件和菜市場的銷路情況,選擇蔬菜的品種。這幾年蔬菜收成很好,家裏也富起來了。”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房子,現在實實在在地蓋起來了。住房問題已經解決,往後的收入就該考慮投入到生產和進一步提高生活水準上。”拉巴布赤用充滿希望的語氣跟我們說。

拉窮家今年年人均收入只有1500多元,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當問起為何現在種菜的收入有所下降時,拉巴布赤說:“前幾年光賣菜的收入就挺可觀,現在日喀則菜市場的蔬菜很豐富,還繼續靠種菜過日子已經不行了。現在從農貿市場的情況看,牛奶的銷路很好,我們夫婦倆正在考慮兼搞養殖業,在現有的一頭良種奶牛的基礎上,再買兩三頭奶牛,靠賣牛奶增加自己的收入。”

http://www.ctibet.org.cn/jjsh2002-1-2.htm

 2004年9月28日,西藏江孜縣婦女宗巴在縣城菜市場銷售自己種出的番茄,她家從2002年開始大面積種植蔬菜。

 

注:白朗縣、江孜縣為西藏行政區日喀則地區的一個縣。日喀則地區為西藏六大地區之一。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www.xz.xinhuanet.com/tupianxinwen/2004-05/11/content_2106825.htm

蔬菜改變昌都人的生活

2004-05-11

菜農強巴曲珍在蔬菜大棚裏工作。

昌都地區吉隆鎮的蔬菜大棚。

昌都鎮農貿市場上蔬菜豐盈,品種應有盡有。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西藏昌都地區通過政策優惠等辦法推行的城郊蔬菜種植業為農民增收起到了推動作用。3年前,吉隆鎮的6戶農家聯合種植了7畝地的大棚蔬菜,有15個品種的蔬菜,蔬菜旺季時除當地市場外還原銷到藏北那曲地區。40多歲的菜農強巴曲珍種植蔬菜收入可觀,一個塑膠大棚年純收入達到4000多元。 格瓦杏 攝
 


 注:昌都鎮屬於昌都地區,昌都地區為西藏六大地區之一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圖:藏民學會種植蔬菜改善當地村民“餐桌”

2004年07月22日17:27

西藏堆龍德慶縣貢嘎村村民阿努(右),三年前開始向內地漢族人學習種植青椒、番茄、草莓、黃瓜等蔬菜,使原來種糧食每年畝產收入一千元人民幣增加到二萬元。他所種植的蔬菜不僅改善了當地村民“餐桌”,而且還帶動了附近村民學習種植蔬菜。圖為阿努(右)向村民傳授種菜技術。作者:王麗南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http://www.hbtv.com.cn/index/2005-08/04/content_482092.htm

走進西藏(四):居民“菜籃子”越來越豐富(組圖) 

 ( 2005-08-04 17:22)

  火鳳網(湖北新聞聯播)       在人們的印象裏,地處高原的西藏是個不適宜農產品生產的地區。現在,西藏正在改變人們的這種印象,通過積極推廣農業技術,發展農產品生產基地,西藏人民的菜藍子開始越來越豐富。

記者伍濤 :"  這裏是西藏山南地區農業科技示範專案的蔬菜大棚。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裏的蔬菜長勢良好,而在以前,這樣的高海拔地區是不可能生產出這樣的蔬菜的。 "

 蔬菜大棚裏,辣椒、茄子、菜瓜等內地常見的蔬菜應有盡有。據介紹,山南地區過去只有土豆等幾種蔬菜,有了蔬菜大棚、高效日光溫室和科學種菜技術後,山南地區現在可以種植50多種蔬菜。

西藏山南地區科技局副局長  劉存貴:“(以前)在冬春季節,山南地區一般菜市場沒有番茄、辣椒等其他細菜上市,那麼通過試驗示範以後,大棚溫室裏可以種植出來茄子辣椒番茄還有其他的蔬菜,解決了幹部職工和農牧民群眾吃菜難的問題。”

據瞭解,目前山南地區的綠色蔬菜食品生產基地有二千多畝,其中不少種菜領頭人來自湖北襄樊。在山南第一菜市場裏記者看到,各種瓜果蔬菜琳琅滿目,前來購買的居民絡繹不絕。 

    藏族居民 :“我喜歡買缸豆、辣椒、花菜等等。”
   來自西藏有關部門的資料統計顯示,現在西藏城鎮居民每人每天平均消費蔬菜0.6公斤,農牧民每人每天平均消費蔬菜0.3公斤。目前,西藏自治區的蔬菜種植面積已達23萬畝,年產蔬菜31萬多噸。豐富的蔬菜品種有效地改善了西藏人的飲食結構,也更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

注:山南地區為西藏六大地區之一 Re:現代西藏的素食環境 (圖文連袂)

 

藏北牧民冬天吃上新鮮蔬菜

2005年12月01日  

11月30日,藏族牧民卓瑪在蔬菜大棚裏查看蔬菜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