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Ψ-Ω0123-Anipsi:(阿張蘭石,2002) 0.您與寵物的心靈感應
動物的“第六感”是獨特資訊的認知視窗
動物心理學家鄧尼斯·巴登在《動物心理學》一書中,用很大的篇幅描繪了動物的“第六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批英國遠征軍在法國和法軍並肩力戰德軍。 有一位名叫菲特爾的英國外科醫生從倫敦到蘇格蘭高原去旅遊,
動物發出的種種奇特信號,使得科學家開始破譯動物神秘的第六感。 人類“第六感官”在進化中消失
在對動物界進行探索後,科學家指出動物界普遍存在着對外激素(資訊素)的感覺。 與此同時,隨著更多的科學研究,科學家發現在人類身上還存在着其他“第六感官”, 犁鼻器——第六感器官?嗅覺器官? 犁鼻器,又被稱作費洛蒙鼻嗅器(vomeronasal organ)。最先被發現有鼻嗅器的高等動物是蛇類。因為蛇的舌頭尖端是分叉的,它常常伸出嘴外品嘗空氣的特別香氣分子,一旦嗅聞到一些氣味,它就會把縮回的舌尖放置在口內的鼻嗅器上,以便鼻嗅器感覺。 人類的鼻嗅器最先是由美國的解剖學者在解剖屍體時發現的,後經兩位兩位電子顯微鏡組織學家莫蘭(David Moran)及傑夫克(Bruce Jafek)證明無誤。美國學者利用研究昆蟲觸角電析法的測量法,將電極放置在人類鼻嗅器上,再將訊號放大,結果發現,和其他昆蟲、老鼠一樣,可以測量出不同化合物所引起的直流電壓變化。結果顯示,男性的鼻嗅器對女性皮膚分泌的醇類物質特別敏感,而女性的鼻嗅器對男性皮膚分泌的酮類物質特別敏感。 那麼從鼻嗅器測量出來的反應,跟嗅覺有什麼不同嗎?為什麼要叫它為第六感呢?因為鼻嗅器和鼻內的嗅覺上皮層位置不一樣,而且後者有神經和大腦相聯接,而前者尚未找到與大腦聯接的神經。 1. 小小動物有大大靈性? ![]()
生物之間,存在着相互傳遞感受的聯繫,這早就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並在有關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果。 早在上個世紀,愛丁堡大學葛列格里教授介紹過貝努亞的一項實驗。貝努亞推測,生物間能“遠距離聯繫”,於是用蝸牛進行了實驗,他把50只蝸牛分成25對,將每對單獨放在一起,過了一些時候,在每對蝸牛的殼上寫上同樣的字母,將每對中的一隻帶到美國,另一隻仍留在巴黎。後來在商定的時間用電流刺激留在巴黎的蝸牛,在同一時刻,它那在美國的夥伴也表現出同樣的“電流刺激反應”。實驗證實了貝努亞的想法。 蘇聯著名昆蟲學家馬里科夫斯基,發現亞洲璃眼蜱具有“生物雷達”。這位昆蟲學家和一隻蜱相處一段時間之後,便和它玩起捉迷藏的遊戲。無論他藏到哪里,蜱都能很快找到他。後來,他躺在小汽車的座位上,因有金屬板相隔,蜱就不知所措了。但只要他從車窗一探頭,蜱便立即朝他跑去。馬里科夫斯基發現,璃眼蜱的每條前腿上有一“哈勒氏器”——爪子上的一個小窩,窩底上有幾個柱狀突起。當它在尋找“獵物”時,便爬到高處,舉起前腿。像使用雷達一樣,不停地轉動前腿。倘若把它的所有前腿切除,它便失去搜索獵物的能力,就不再追蹤了。 有些動物能從遠處回到老家,這也促使學者們探討大腦輻射波之謎。過去是用“憑藉地磁的方向”來解釋動物的返家能力的。然而有些放飛的鴿子並不是返回老家,而是回到主人那裏。 有個少年在做放飛鴿子實驗,把鴿子送到百公里遠的地方之後,小夥子突然生病,住進一家醫院。他的鴿子並未回家,而是飛到那家醫院,落到小主人病房的窗子外。 在法國用狗做過多次類似的實驗,把狗裝在箱裏帶到幾百公里遠處,它們都回來了,而且都找到搬了家的主人。這種現象,僅僅用“憑藉地磁”返回老家是解釋不了的。 《遊藝與雜技》雜誌編輯,在回憶錄中介紹馴獸師杜洛夫時,談到他用思維暗示使動物進行表演的事。杜洛夫心裏暗暗命令一隻狗:“上鋼琴那兒去,用爪子敲打白鍵!”那只狗照辦無誤。 有一次,杜洛夫邀請一些科學家和記者參觀他的“小動物園”。人們走近關養一對獅子的獸欄前,大家提出請杜洛夫暗示雄獅去攻擊母獅。杜洛夫欣然應允,便看了雄獅一眼,在心裏設想出一個場面:母獅躡手躡腳走近雄獅,想偷吃雄獅爪子旁的一塊肉。突然,雄獅大吼一聲,向趴在遠處的母獅撲去,並且想咬母獅。杜洛夫立即出面干涉,制止了雄獅的非禮之舉。在這之前,這兩頭獅子已友好相處3年,從沒真正吵過架。 杜洛夫乘船從敖得薩去雅爾圖,他有一條名叫“花點”的狗。船上有幾位文學大師。除了契訶夫,還有費多羅夫、米羅留勒夫等人。契訶夫請杜洛夫暗示“花點”,讓它把自己的夾鼻眼鏡摘下來。只見“花點”站起身,走到契訶夫面前,跳到他腿上,輕輕摘下他的眼鏡。契訶夫興高采烈,要求親自試試,是否也能暗示“花點”。對契訶夫的許多次暗示,花點都準確地完成了。 有一位研究人員卡仁斯基,對杜洛夫說: “您能進行思維暗示,那麼請您暗示我做個什麼動作看看!” 杜洛夫同意了,讓他坐在那裏不要動。杜洛夫拿起一張紙條,在上面匆匆寫了幾個字。爾後將寫好的紙條字朝下放在桌上,用手捂住,便開始望著卡仁斯基。卡仁斯基並沒有什麼特殊感覺,只是不由自主地用右手搔搔耳後。他的手還沒放下來,杜洛夫便把那張紙條遞給他,他迷惑不解地看到上面寫的是 : “搔搔右耳後!” 上述幾個例子說明,無論是動物還是人,相互間的確存在“思維傳感”。有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人類的一種祖型再現的能力——能遠距離接收某些資訊。在人類社會形成初期,猿人很需要這種資訊,在許多情況下不僅能代替語言,而且遇險時可以拯救氏族的各個成員。他們遠離同伴,能在心裏暗暗發出求救要求或接收有危險的思維傳感信號。 隨著語言的發展、勞動工具的日臻完善和自衛能力的提高,人們的這種相互聯繫已經不象從前那樣必要了。這種聯繫轉變成機體潛在的能力,現在則成了祖型再現。只有在極其特殊的情況,才表現出思維傳感能力,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特異功能。 2.AniPsi與靈修進化 ![]()
3.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阿張蘭石解釋關於不屬人類文化的動物竟也“念佛往生”的案例: 若衣(41137343) (2006-05-20 12:22:20) 跟隨主人的靈獸往生錄
鸚鵡念佛往生火化舌頭不壞轉自http://www.jiuhuashan.com.cn/jhs99/yggy-5.htm
該鸚鵡於1987年被人從四川樂山帶到包頭,由於它嘴笨無言,且不服馴養,常常以嘴啄人,因此成為"不受歡迎者",遂被轉讓給王老居士家餵養。
無獨有偶,早在明代蓮池大師所編《往生集》卷二《畜生往生類》中,就載有一則唐代鸚鵡念佛往生的奇事:"唐貞元中,河東裴氏(所)畜鸚鵡常念佛,過午不食。臨終十念氣絕,火化之,得舍利十餘粒,炯然耀目。僧慧觀者,用陶甓磚建塔,以旌其異。成都尹韋皋為之記,有'了空相於無念,留真骨於已斃'之句雲。"類此者在《虛雲和尚年譜》中也有記述,每使淨業學人感動不已。可見此事古今不絕,足證念佛法門實為四生九有,上智下愚皆能奉行蒙益的無上第一法門!亦足以成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當成佛"的絕好旁證! 靈犬持戒10年,自在往生!這件往生事蹟發生在馬來西亞,麻六甲洲的淨宗學會裏。
★別說是狗,有多少人能夠在離開這個世間時如此安然瀟灑自在、沒有呻吟掙扎,而且還不忘主人一生養育、照顧之恩,臨走還為主人的說法親身作證明,以性命做最後的供養!
★黃佛乾居士(狗的主人):‘當時我正與一位姓曾的老朋友談話,他堅持不信人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他還問我:有誰親眼看過甚麼人能那麼瀟灑往生?’就在此時,慈悲走近黃居士腳邊,輕輕躺下,說走就走!
★人出家聽得多,狗出家,聽過沒?
這不是搞噱頭、玩把戲,而是一個長達十年,許多人親眼目睹的事實。就在鄰近三寶山和一座馬來墳場之間的一座佛教道場,一隻小狗默默追隨他的主人長齋禮佛,修行一生!
最近,狗兒修成證果,在眾目睽睽下,無病無痛的安然一臥,即刻往生成佛,嚇得本來不信佛法、不信念佛真的可以往生成佛的一位‘牙擦仔’當場落荒而逃!‘義犬法師’以畜生身持出家戒的義行也因此而逐漸在信徒間傳遍開來。‘可千萬別小看它只是一隻狗,“慈悲”還會向人討念珠,掛在脖子上後走來走去的它,看起來,氣度、姿勢,明明白白就是一隻義犬法師!’一位在這間名為麻六甲淨宗學會的佛教道場活動修學的信徒表示。
佛法講平等看待一切眾生,因此當小狗流露出有別於他的善根智慧時,這間佛教道場的主持人懷西老人,也即是黃佛乾居士以及他一群志同道合的追隨者也就依據佛法,以平常心看待,待之如‘人’。 狗兒名【慈悲】,也的確‘狗’如其名,吃素、念佛、拜佛,一生閉關--大門大開卻連正眼也不瞧,依然端坐佛前;最難得也令人難以置信卻又千真萬確的是:放眼當今社會,連人也不能認真做到的‘佛門四大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一隻狗兒竟然能夠嚴格做了一輩子,令許多善男信女自歎人不如狗! 當代佛門高僧,目前旅居澳洲的淨空法師曾經感歎說:‘現代許多人連鬼都不如!鬼道眾生學佛求法態度非常認真,往生的也很多......’言猶在耳,日前轟動麻六甲正信佛教界的這件真實‘佛聞’,似乎再度印證了苦口婆心、慈悲之極的老法師所說的法語金言。今天社會許多人不僅不如鬼,也不如畜生! 故事可得從十幾年前說起:當時已經吃素念佛的黃佛乾居士還未搬至目前所居住的三寶井萬壽園。附近一隻母狗常常到來討食,餅乾、糕餅也照樣吃得津津有味;流浪在外的它卻三番四次被粗心糊塗的公路司機駕車撞傷;黃居士一家於心不忍,便收留了它。不久,母狗生下一胎小狗,當中一隻被黃居士命名為‘慈悲’的黑狗更明顯表露了他的善根。
黃佛乾居士經濟能力並不富裕,要收留這一家母子狗還得從自己的伙食費中省吃儉用,找出一筆盈餘來餵養它們;但出於一片修行人的慈悲心,黃居士不介意自己少吃少花一點來救護這幾條可憐的小生命。但是佛法講因果報應,萬事萬物都離不開因果,這一家母子狗會輪迴流轉畜生道流浪街頭,幾度險些丟失生命也必有其前世業障,救命更須教心,黃居士告訴它們必須認真努力學佛,最好能夠嚴持戒律,不僅吃素,還要不傷害其他小生命。 沒想到‘慈悲’獨具超凡的善根,竟然把多少大法師自認也不能完全做到的佛門戒律全部做到,成為所有見過它的善男信女口中公認的‘義犬法師’。
四年前,兒女長成,世間責任已盡,了無牽掛的黃佛乾居士,舍家為寺,取號懷西老人,成立麻六甲淨宗學會。黑狗慈悲的善根更明顯的被來來往往的信徒門所廣知。
有人說:狗兒不會說話,如何見得他不妄語?事實是:慈悲體格強壯,吠聲宏亮,但是從不亂吠,來往麻六甲淨宗學會的信徒眾多,除非來者不善,心存惡念,義犬法師決不亂吠。‘吠’,是狗的‘語言’,不亂吠,即不妄‘語’。 還有人疑:人把狗關著,當然一生‘閉關’(關閉)、沒有機會殺生、淫欲啦!事實是:每個信徒都親眼見過,大門大開,外面不是沒有母狗走過,也當然不會沒有小貓或其他小動物走過,義犬法師慈悲卻總是安然不動,連走出門口的意思都沒有!
第三、有人懷疑:讓狗兒帶念珠,按照出家人的規矩學佛修行是否符合佛法戒律?近代弘一大師的所作所為是最好答案,打開大師的傳記年譜,你會看到,弘一大師自小便‘敬貓如敬人’,還有弘一法師親自著作的《養老鼠實驗談》--而這只老鼠竟然還是一隻咬壞佛像、咬破佛經的搗蛋老鼠!
‘當時我正與一位姓曾的老朋友談話,他堅持不信人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他還問我:有誰親眼看過甚麼人能那麼瀟灑往生?’就在此時,慈悲走近黃居士腳邊,輕輕躺下,說走就走!
此時,突然不知道從那裏飛來許多各類不同顏色的小鳥,情形就像傳說中聖德的君王登基時,百鳥和鳴、百鳥朝凰那樣,‘義犬法師’的往生竟讓麻六甲淨宗學會門前出現連鄰居也目瞪口呆的難得一見瑞相。別說是狗,有多少人能夠在離開這個世間時如此安然瀟灑自在、沒有呻吟掙扎,而且還不忘主人一生養育、照顧之恩,臨走還為主人的說法親身作證明,以性命做最後的供養! 佛門有一種說法:話說出家人接受十方供養,‘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意思是說:出家人接受施主錢財、衣食供,修行必須有所成就,否則來生就會投身畜生道來償還!古往今來便有不少佛門典故記載出家人不修行,投胎墮落到動物身上去受苦報。 麻六甲這位‘義犬法師’卻正好相反,他是不幸落到畜生道,卻有幸遇到佛門善心人,身在佛門道場,抓緊機會禮佛修行,結果成就比一般人還了不起!
往生後的慈悲入殮時一臉安祥自在,儼然老僧入定的自然恬適,看得人羡慕不已,卻也暗自警惕:豈可人不如狗?感動不已的佛友們慢慢把消息傳播開來,很多人都知道麻六甲淨宗學會有一位修行、持戒比許多人類都還認真的黑狗行者,‘義犬法師’的美名也逐漸被叫開來。
說真的,一隻小小狗兒能夠用一生堅持主人兼恩人、恩師的教誨,不受誘惑,雖然大門天天開著,就算大搖大擺走出去,人類也頂多感歎一句:‘動物嘛!本性難移。’動物本能的作用既然也能被克服,如果不是親眼見到、親耳聽到,而且眾口一詞,千真萬確,還真難以讓人相信。真是不得不說一句:‘佛法無邊’,更不得不驚歎一句:‘動物真的也有靈性啊!’
會拜人的牛往生1980年,福建福安賽岐一牧童對一條公牛說:“你明天就要賣給屠戶了。”牛當即流淚跪下。牧童告訴父母及當地幹部群眾,大家一齊來觀看,牛就向大家跪求,人們動了惻隱之心,集資買送支提寺放生。牛進寺後,喜歡聽經禮佛。一見善信來寺,就知叩謝。臨終之時,預知時至,自己慢步至曠野臥倒,半日後往生,時1993年農曆10月13日,就地掩埋。
老鼠念佛往生,不可思議![大愚居士摘自《淨土的見證》(陳柏達著)]
江蘇海門關嶽廟,自住持蓮開法師設立念佛堂,宏法度生,迄今十餘年,海境茹素念佛者因之與日俱增。近年為祝願世界和平,改為常期念佛。韞才亦忝做一分子,今將最近目睹一事,奉告諸上善人。 大公雞往生諦老法師親口講述,他在頭陀寺做方丈和尚,常住作息的規矩早立了,一天早飯、晚飯之後,大眾都一起念佛,繞佛三匝,然後回寮房休息。那時候寺裏沒有鐘錶,只有大公雞報曉,到時候大公雞一叫,大眾就都起來了。去上殿,吃飯時過齋堂,那大公雞一定要去。人們掉在地上的飯粒它都吃了。吃完了,在座上念完佛,該走了,那大公雞就走在眾人最後面,人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這大公雞在後頭嘎叭嘎叭的叫著,彷佛也跟著念佛。你看希奇不希奇?這是諦閑老法師說的。它還跟著大眾繞佛,人們繞出大殿,它也出來了。 有一天,人們繞念都出來了,大公雞它不肯走。香燈師說:「你怎麼還不走!念完佛要鎖門了。」大殿鎖上怕有人來給弄亂了。雞站在那不動,就站在佛桌前面,仰著脖子,嘎叭嘎叭高叫三聲,死了!站著死的。你看看!它念的什麼?「南無阿彌陀佛」它說不上來,人們一念佛它就隨著念,隨著轉。你看多通靈性!這是諦閑老法師在溫州頭陀寺當方丈時的事。我說這話,是給畜生念佛往生做個證明,做個證據。 八哥念佛1911年,七十三歲的虛雲老和尚在雲南組織佛教分會,是年在佛教會中有鄉人送來一個八哥鳥放生,該鳥已能說話,老和尚說皈依後教他念佛,即不吃葷,非常馴良,自知出入,日常念佛及觀音菩薩聖號,從未間斷。一日忽被老鷹掠去,飛在空中還是念佛。八哥鳥雖是異類,但能盡此報身,生死之際,不舍念佛,為什麼我們人還不如鳥呢? 瞿鳥鵒念佛 口生蓮華又天臺黃岩正等寺觀師,畜一瞿鳥鵒,常隨人念阿彌陀佛。一旦,立死籠中,乃穴土而葬之。舌端生紫蓮華,大智律師為偈頌之,有「立亡籠閉渾閒事,化紫蓮華也大奇」之句。(佛祖統紀、淨土聖賢錄) 按:彌陀願言 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 必生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