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層網頁: 瑜伽整體概述 ] 瑜伽之謎 ] 瑜伽冥想功法 ] [ 瑜伽軀體姿式法之一/跏趺坐修 ] 瑜伽軀體姿式法之二/五姿動練 ] 呼吸法 ] 轉載/瑜伽大觀 ]
瑜伽軀體姿式法之一/跏趺坐修

Back ] 回上層網頁 ] Next ]

Last Modified:2009/07/31










瑜伽軀體姿式法之一跏趺坐修

瑜伽軀體姿式法之一跏趺坐修
基本方法
  (1)金剛坐:由身體如金剛一樣堅强不動修煉坐功而名。姿式:兩腿合幷,跪地,臀部坐于兩脚之間,稍離開地面,以便伸腰,脊柱伸直,腰稍上提,松肩,頜稍收,眼半閉,均勻呼吸,坐3-5分鐘,然後,臀部從金剛坐姿式落在地上,同時兩膝分別擺在地上,上身穩穩地倒下,最後復原坐式。堅持練此功,腿,腹、胸,頸部緊縮的肌肉等會得到充分伸展,整個內臟肌肉也會得到極好的刺激,感到舒適,此功練完後,兩腿先後伸直,全身放鬆,仰臥休息。   (2)蓮花坐:盤腿坐法,即結跏趺坐,釋迦,如來諸佛像上一般都爲此坐式,釋連牟尼佛就是這樣打坐而徹悟的。若難以雙盤,可單盤坐,即半跏趺坐。瑜伽視此法爲寶貝。此練法姿式爲:兩腿一幷伸直,屈右膝,脚跟靠近,會陰,脚腕儘量放在左大腿根處,膝部著地,然後屈左膝,脚腕放在右大腿根處,背部伸直,肩部放鬆,頜內收。盤腿放開時,順序與盤時相反,小心慢慢放開,最後成放鬆仰臥姿式休息。如果能練坐5-10分鐘,幷持之以恒則可延年益壽,身體就會變得如石堅固,有道是:“坐禪是安樂門”。
  (3)達人坐:這是瑜伽各種坐法中最舒適又最高級的功法。練功爲:兩腿伸直坐好,然後緩慢地屈右膝,把右脚跟拉向會陰,右膝落在地上,脚跟要牢牢貼在會陰上;接著左腿也同樣屈膝坐好,把左腿放在右腿上,脚跟上下整齊放好,左脚拇趾稍稍插在右大腿和小腿肚之間,以看不見爲度;收腰伸背,頜內收,兩手拇指,食指輕輕幷攏,放在兩膝上;眼輕閉,呼吸緩慢均勻。盤坐結束時,下坐與盤坐順序相反。練此法能使脚跟刺激耻骨會陰部神經,既能增强性功能和使人健康,又能提高人的精神水平和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還能激發人體潜伏的超能量。
  (4)七支坐:此爲大手印瑜伽之先行修法,要求身口意合而修。七支坐法是指肢體的七種姿式:跏趺坐,盤雙腿,足心向上,可單跏或雙跏;手結定印,即雙手相合,手心向上,左手置于右手上,兩大拇指輕輕相柱,置于丹田處,脊直肩張,胸膈放鬆;曲頸如鈎,下頜擠喉;舌舐上顎,視覺集中,注視前方;口寂,即口吐濁氣;意寂,即不思過去未來。七支坐和金剛坐、蓮花坐、達人坐有相似之處,只是在坐姿基礎上加了口意修法。 之,欲修瑜伽,先修坐法,瑜伽如厦,坐如安基,奠基不穩,終歸傾倒,故瑜伽先修坐法,萬勿輕忽。 2.其他方法
  (1)身安穩:諸坐法特別是七支坐法,能安身制氣:跏趺以調入息,端坐以均體溫;直堅脊椎,放鬆膈膜,可使靈氣遍及全身;曲頸如鈎,以出息;舌上顎,注視前方,可使由空氣攝入之靈力注入中脉;五種靈息,即上行、下行、平行偏行、命根之氣,自空中攝入,安于中脉,可得身安,可除疾患。具體說:跏趺而坐,可使下行氣易入中脉,除却煩惱;手印置臍下,可使平行氣易入中脉,除却煩惱;曲頸如鈎,可使上行氣易入中脉,除貪煩惱;舌舐上顎,可使命根氣易入中脉,除去煩惱。
  (2)口安穩:諸坐法特別是七支坐法,能安口制息:寂靜無聲,呼出陳息,吸入新息,得口安穩;口安穩,泛指五官,對五官引起之印象,不說明,不說非,因若說是非,即落兩邊而非中道;只有中道觀才能心不動,脫離妄念,進入禪定之寂靜狀態,這種狀態,如睡眠中之嬰兒,最爲安穩,而非昏沈,切不可誤認昏沈是禪定。口安穩實際上是感覺器官的最佳功能狀態即健康。   (3)意安穩:諸坐法特別是七支坐法,能安意制心:修煉定坐者,應不想過去,未來,不想現在正從事禪定,如不能穩心安意以入定;禪定中所持空有觀應是非有非空,真空妙用,有無雙照,妙契中道;制心一處,心不外馳;心不外馳者,含有心、口、意三者充分清淨之意。接諸此中之瑜伽行法,身、口、意三者互相倚托,不可分離。意安穩是精神的最佳狀態。
  (4)四安穩:瑜伽認爲,不斷修煉坐法,可使生命得到全面安康穩健:練坐安身,可控制身體,使之無疾;練坐安口,可控制感官,使之無惱;練坐安意,可控制精神,使之無患;不懈持練,守護三方,使命壽延。因此,身健、口悅、意清,命久即爲修煉坐法的四安穩效能。用現代語言表達,煉坐能使生命健康,心身安泰,祛病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