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整體概述
瑜伽起源于公元前2000古印度Harappa,是東方最古老的身心鍛煉術之一。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印度先賢在深沈的靜定狀態下,直覺了悟的。
瑜伽有一套從肉體到精神的修持方法,不僅屬于哲學和宗教,有著更廣泛的含義。
當瑜伽的修持者在深沈的靜坐中進入最深層次時,就會覺醒自性與生命的至善境界,個體意識與宇宙意識結合,喚醒內在沈睡的能量,得到最高開悟和最大愉悅。
瑜伽一詞源于梵文音譯,有結合、聯繫之意,這也是瑜伽的宗旨和目的,是爲達到冥想而集中意識之義。可究竟是什麽同什麽“結合”呢?其實瑜伽是爲指明人類本能從較低到較高的“結合”,用同樣方式也可從較高到較低的“結合”或同自我結合。這也意味著與最高的宇宙萬物之靈相同化,使自己從痛苦和灾難中獲得解脫。
瑜伽的修持方法,能把散亂的精神集中幷使之平靜下來。瑜伽修煉首先著眼于身體的强健,然後要求身心融合爲一。在此基礎上,引導修持者進入無上完美的境界。在瑜伽修煉過程中,修持者逐漸深化自己內在精神,從外到內,從感覺到精神、理性,而後到意識,最後把握自我同內在的精神融合爲一,達到天人合一。
瑜伽把人們從愚昧無知引向智慧。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的無知,致使身心承受焦慮和苦痛的折磨,使人們多種疾病纏身。通過瑜伽的修煉,可把人的愚昧無知變成智慧,疾病也從此痊愈,身心一年比一年健康。
瑜伽闡述的方法,是從愚昧和幻覺中蘇醒,使心理的靈光主宰自己。
瑜伽學說提出的準則和建議,不僅可以幫助病人康復,而且使人更健康。
瑜伽學說反對强加于人,它主張未經檢驗的東西不可輕信,也包括瑜伽本身。學 瑜伽必須經過自身的體驗來領悟真諦,是讓修持者自願地來試一試,選上少量幾段
姿勢,通過一二個月實踐之後再對瑜伽做出判斷。
瑜伽的修持方法分八個階段進行:
道德規範:道德首要。沒有道德任何功法都練不好。必須以德爲指導,德爲成功之母,德爲功之源。瑜伽道德基本內容:非暴力、真實、不偷盜、節欲、無欲。這是瑜伽首先要求修持者遵守的道德規範。
自身的內外淨化。外淨化爲端正行爲習慣,努力梅花周圍環境,內淨化爲根絕六種惡習:欲望、憤怒、貪欲、狂亂、迷戀、惡意、嫉妒。
體位法。是姿勢鍛煉,能淨化身心,保護身心,治療身心。體位法種類不可勝數,他們分別對肌肉、消化器官、腺體、神經系統和肉體的其他組織起良好作用。不僅提高身體素質,還可以提高精神素質,使肉體、精神平衡。
呼吸法。是指有意識的延長吸氣、屏氣、呼氣的時間。吸氣是接受宇宙能量的動作,屏氣是使宇宙能量活化,呼氣是去除一切思考和情感,同時排除體內廢氣、濁氣,使身心得到安定。
控制精神感覺,精神在任何時候都處于兩個相反的矛盾活動中,欲望和感情相糾纏,其次是同自我相聯繫的活動。控制精神感覺,就是抑制欲望使感情平和下來。
集中意識于一點或一件事,從而使精神安定平靜。
冥想、靜定狀態。只有通過實際體驗去加以理解,難以描述。
修持者進入“忘我”狀態,即意識不到自己的肉體在呼吸、自我精神和智性的存在。已進入了無限廣闊的寧靜世界。
八個階段又分四個步驟來實現。
第1和2階段是思想基礎,思想準備。
第3和4階段是肉體訓練,通過各種姿勢訓練達到去病强身的目的。
第5和6階段進行初步靜坐修持靜功。
最後二個階段,是高層次修持,進行冥想、靜定階段。
哈塔瑜伽
瑜伽有多種門派,當今世界最盛行的是以調息與體位法爲中心的體動瑜伽。主要修煉幷開發大腦、肌體、內心。瑜伽定義是將身體置于一種平穩、安靜、舒適的姿勢。瑜伽的完美坐勢必須保持在放鬆、而非强迫的方式,使身心寧靜,然後將意識集中導向無限的本體之中。
哈的意識是太陽,即陽性能量;塔的意思是月亮,即陰性的能量。哈塔瑜伽意指陰和陽兩種力量“結合”或聯合起來,達到平衡,使我們保持理想的健康情况。
構成哈塔瑜伽有三個不可分割的因素,精神控制、調息和瑜伽坐法,缺一不可。達到和完成上述三項練習即可産生效果,使有益于健康的感覺傳至全身,通過調息,才可將宇宙的能量,轉變爲人體的能量,才能保持身體內力的平衡。幷杜絕生活中的消極因素,如愚昧、惰性、極度興奮等等不良習慣。哈塔瑜伽是多種不同門派的構成基礎,特別强調體魄是絕對的先决條件。因爲健康狀况的好壞直接影響各種功法的修持。瑜伽格言:健康的心理存在于健康的體魄中。
首要和最關鍵的是訓練和開發身體,以達到最完美的狀態。這就需要求助于瑜伽 的坐法和調息練習,而這些方法的完美,同稱爲哈塔瑜伽 。
體位法和坐姿經過了幾個世紀的錘煉,已得到淨化。通過有規律的練習,可使人們獲得靈活性、平衡、堅韌、巨大的生命力以及對疾病的抵抗力,還可消除疲勞和安定神經,從而使人在睡眠中得到真正的安寧。這是千真萬確的。
呼吸法
呼吸是人最重要的機能,但是人們對呼吸的瞭解却很少,經常以不正確的方法進行呼吸。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人爲的因素,我們的呼吸一般是任意和不規律的,大多數人呼吸淺短、缺乏規律,違反身體呼吸系統自然之律動,這樣,身體不能吸收足够的宇宙能量,神經系統逐漸受損害,內分泌系統不能正常起到作用,結果身體開始喪失力量和活力,産生經常性的疲勞和沮喪的感覺。
人的身體狀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呼吸的規律性,甚至呼吸方式可以高度地反應出一個人的情緒情感。當人們在心煩意亂的時候,例如沮喪、悲痛或抑鬱,呼吸就變得很慢和沒有規律。而在狂怒、焦慮和緊張不安時,呼吸則變得迅速、表淺和混亂。連續不規律的呼吸,不僅損害神經系統,而且妨礙內分泌的固有功能,最終使體質變得虛弱。
呼吸隨年齡增長産生變化,年齡愈長,呼吸愈淺弱。因爲我們從來也沒有主動地關心過自己的呼吸。深長呼吸對健康是何等重要。它可使頭腦靈活,體力充沛,感覺越活越年輕。普通人每分鐘的呼吸15-16次,坐禪中的呼吸達到5-6次,修持得法每分鐘1-2次,甚至可達到向龜蛇一樣微呼微吸,不消耗能量。
瑜伽認爲,人一生的呼吸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呼吸又快又匆忙,人一定早逝。相反呼吸緩慢,猶如在品嘗空氣的人,可獲得長壽。例如,脾氣暴躁的猴子,呼吸頻率極快,壽命不長,而鶴與龜,則以緩慢溫和的長息呼吸法而長壽,自古有千年鶴、萬年龜說法,足見緩慢呼吸是長壽的關鍵。
調整呼吸,是我們生存的基本因素,也是健康的必要基礎。通過肺吸入充足的宇宙能量供給身體,可促進心臟血液迴圈。幷且通貨血流將能量送至身體的各部。所以,若想長生,秘訣就是使呼吸自然綿長。
呼吸通常有三種方式:胸呼吸、腹呼吸、有控制的 呼吸。一般人都是胸式呼吸(即淺短之呼吸),使是一種胸部運動。腹式呼吸是橫隔膜向下降的運動,修煉
呼吸,應成爲我們生存的方式。
橫隔膜呼吸練習方法
可取隨意的姿勢,仰臥、靜坐、站立均可。臥或站雙脚適度分開,雙眼輕閉,一手置于胸部,另一手置于腹部上方。以便感覺橫隔膜以及腹肌的活動。
然後以鼻腔緩慢、細長的吸氣和呼氣,不可出聲振動或停息。然後加大正常呼吸的過程,當呼氣時,儘量把氣吐盡,分多次吐,然後有意使腹肌向內癟,幷溫和地收縮肺部,將氣呼出。然後吸氣吸滿但不可過去勉强,腹部恢復原狀。當吸氣時會發覺腹壁和肋骨下部向外推出,胸部只有些微移動。這種呼吸是借助橫隔膜的收縮和下壓形成吸氣動作。每天練習3-5次,每天3-5分鐘,橫隔膜呼吸法對身體三大功效:
橫隔膜呼吸不同于淺短的呼吸,能使宇宙能量充滿整個肺部,供應身體充足的氧氣。
橫隔膜呼吸將體內的廢氣、濁氣、二氧化碳呼出體外。
橫隔膜上下移動,猶如溫和的按摩,促進臟腑的血液迴圈,增强其機能。
橫隔膜呼吸法是以最少的力得到大量的新鮮空氣,因此是極其有效的呼吸方法。
三脉七輪
瑜伽也是一種性靈的修持,唯有經由性靈的修持,才能對自己內在潜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喚醒幷開悟內在沈睡的能量。瑜伽是一種使修持者本體與宇宙至上的本體聯結起來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方法。瑜伽可以意識控制各種情緒及傾向。瑜伽的體位法、呼吸法和淨化法只是爲心靈做好準備,因爲達到天人合一和開悟的境界幷非容易,而人們只習慣于對外在世界進行觀察證明和判斷,却不習慣觀察內在、發掘人體本身以瞭解生命內在的秘密。要想達到至上的目標,首先是不執著,其中包括思想、欲望、感情等方面的不執著。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是否很難做到?
只有在最深沈的靜坐觀想和禪定的狀態下,直接從本身內在之中得到的直覺知識,才是最高的知識。
人體內有强大的精神能量,潜伏于脊柱底端海底輪(會陰穴)沈睡著,一般人幷不知道這一秘密。
修持者就是要喚醒這一沈睡的性靈,使之沿脊柱上升,經過脊柱中七個神經血管叢(即輪),幷與腦部頂輪相結合,達到至高境界。
人體內有無數的精細神經脉,亦稱經絡,是一種能量運輸的通道,數量多達幾十萬根。有粗鈍的,有精細的,肉眼看不見。這些神經中有十四條較爲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條:中脉、左脉、右脉,中脉尤其重要,
修持者非經此不能得到大成就。
中脉在脊髓內,由脊柱尾部海底輪(會陰穴)直升至頂輪穴。左脉早在中脉右邊,名陽脉,性熱。左、中、右三脉的最低交會點均在脊柱骨尾端海底輪處,它是宇宙能量或稱之爲靈熱的儲存庫。此處能量只有經修煉後被喚醒幷與頂輪會合後,才能稱之爲大智慧。
人體的脊柱共有24節,頸椎7節,胸椎12節,腰椎5節,所有神經脉都起源于脊髓。
的體位法就是鍛煉這根脊柱骨,使24節脊柱靈活暢通,有病醫病,無病延年益壽。任、督二脉左右各一寸半處有幾十個重要穴位,所以經常以氣去疏通三脉,能增强身體素質,在中脉上共有七個輪,它們是海底輪、生殖輪、臍輪、心輪、喉輪、眉間輪、頂輪,均起于骨髓內。不同的輪控制人類不同的情緒和感覺,也是人體的不同腺體。
瑜伽真正的意義
瑜伽乃其梵語「YOGA」之譯音,「YOGA」字源來自兩個字根,一爲 yuj + gham =
YOGA,意指加法,像2+2=4,或沙加糖合在一起,無法分開,YOGA屬于後者。
起初我們練習瑜伽,可能只爲健康、美容等,或爲神通,或爲求道。今天在日本很多所謂健康瑜伽,美容瑜伽即是;有的看過報章、雜志或電視,許多瑜伽術士表演睡釘床,過刀山、火海,其實這些還只是停留在瑜伽練就的最低層次的階段,只爲炫人,所以有些人就認爲練瑜伽可以得到超能力,只有少數有心之人
爲真理而來。
學習「瑜伽」真正的目的是什麽?
首先我們要瞭解在宇宙充滿波動,有精細的波,有粗鈍的波,像光、聲音等,粗鈍的像桌子、椅子、身體、音樂、圖案等等可以聽到或看到,精細的像紫外綫、紅外綫、高頻率的聲音等等無法聽到或看到,粗鈍的波,波形不穩定,精細的波,波形穩定。
人也是一種波動,分爲四個層次,身、心、靈、法界。按瑜伽的觀點,心靈分爲五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 Kamamaya Kosa,意識心靈,西方科學稱之爲意識。
第二個層次是 Manomaya Kosa,潜意識心靈,西方科學稱之爲潜意識。
第三到第五皆稱爲無意識心靈,第三層次是 Atimanasa,記憶性無意識心靈,第四個是 Vijinanamaya Kosa,知識性無意識心靈,第五個是
Hiranmaya Kosa,真理性無意識心靈,西方科學將第三到第五層次歸入無意識。後者的波動又較前者爲精細又更穩定,然後是超越心靈進入精神領域的直綫波。
人類從出生起其心靈便有意無意地在追求無限,也就是永恒的喜悅。人們體悟到無法從物質中滿足,便從心靈層次去尋求。人們在這個層次可以得到滿足。如何從身體的層次提升到心靈的層次呢?唯有藉助
Raja Yoga,Raja 王者之意,Raja Yoga 即稱之爲勝王瑜伽,其鍛練的方法,稱爲 Astaunga Yoga Sadhana,Asta
是八,Unga 是
Limb,手足之意,即所謂八步功法:Yama,外在控制,Niyama,內在控制。Asana,體位法(一般人所知道的瑜伽動作),Pranayama,能量控制,Pratyahara,感覺收斂,Dharan
集中,Dhya'na,禪定。以及 Samadhi,三摩地。
瑜伽亦可用另外的方法解釋,兩千年前柏坦加利 Patanjali 將瑜伽系統化,寫成一書「Yoga Sutra」(瑜伽經),內有一梵語箴言:Yoga
Cittavrtti Nirodha。有四個字,Yoga
瑜伽。Citta,意識。Vrtti,各種情緒及傾向。Nitrodha,控制。人體內大小,主要及附屬腺體有五十種,每一種控制一種情緒,諸如:生氣、恐懼、害羞﹍等等,故此箴言之意即是以練習瑜伽,來使人的意識控制此五十種情緒,是不是只有五十種?不是,此種情緒經由身體內在及外在的傳導,以及東、南、西、北,上下十方的轉移,所以
50 x 2 x 10 = 1000,其變化有一千種。何謂一個「Yogi」(瑜伽行者)?亦即對此一千種情緒變換能完善控制者。
瑜伽行者對心靈的瞭解非一般人能够知道,他們知道單位時間內心靈只能專注于一件事情,爲什麽我們現在可以一面吃飯,一面看報紙,一面聽音樂,似乎同時可以做好幾件事呢?瑜伽行者其精細的程度態够清楚看見心靈的運動,是以驚人的速度在運動,阿南達、瑪迦瑜伽的創辦人,阿南達.慕提吉說道只有身體
Annamaya Kosa',以及心靈的五個層次發展完美時,人才得以完美地控制所有的情緒,經八步功法的鍛練能分別使身體的層次及心靈的五個層次得以完美;第三步
Asana 瑜伽體位法可以使身體健康,所以偉大的瑜伽行者是不會生病的,第一及第二步 Yama 及 Niyama,外在及內在的控制,這是屬于道德規律,靈修的基石,能使
Kamamaya Kosa'(意識心靈)得以完美,第四步 Pranayama,呼吸的控制,(瑪迦靜坐課的第一課)可以使 Atimanasa Kosa'(記憶性無意識心靈)得以完美,第六步
Dharan 集中(瑪迦靜坐課的第三課及第五課),可以使 Vijinanmaya Kosa'(真理性無意識心靈)得以完美,此七步的鍛練熟練、完美時,自然地就進入瑜伽的最後一環三摩地的境地,此境界非言語、筆墨所能形容,只有親自從三摩地出來以後才能瞭解。此八步乃針對身體及心靈五個層次的鍛練而來,這是爲什麽八步功法之爲八步功法之因。
古老的智慧
印度文明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他是印度文化追溯到西元前2500年,與古老的埃及文明等幷存在同一時代,在同期時代,他建立了裝備第下水道的城市,幷且他的社會體制幷不遜于比他建立晚的羅馬。在兩座最大的城市的廢墟中(Harappa和Mohenjo-Daro)人們已經發現代表宗教儀式文物的標記和印章,已經有坐著的瑜伽姿勢。西元前1500年,這種文化被入侵的雅利安人所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