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層網頁: 潜意識概說 ] 催眠術的原理 ] [ 催眠方法 ] 催眠應用 ] 催眠學 ] 催眠的深度 ] 如何開發潜意識 ]
催眠方法

Back ] 回上層網頁 ] Next ]

Last Modified:2009/07/31










催眠方法



暗 示 療 法 的 方 法

  暗示療法可直接進行,也可在其他治療過程中結合進行。直接暗示是醫生以技巧性 的言語或表情,給病人以誘導和暗示。病人接受醫生的暗示過程,就是內心的邏輯活動 過程,其結果改變了原有的病態感覺和不良態度,達到治病的目的暗示療法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言語暗示(verbal suggestion):通過言語的形式,將暗示的資訊傳達給受暗示者,從 而産生影響作用。如臨床工作中醫務人員與病人交談中施加的種種影響。
  操作暗示(operant suggestion):通過對病人的軀體檢查或使用某些儀器,或實施一定的虛擬的簡單手術,而引起其心理、行爲改變的過程。此時若再結合言語暗示,效果將更好。
  藥物暗示(drug suggestion):給病人使用某些藥物,利用藥物的作用而進行的暗示。如用靜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鈣的方法,在病人感到身體發熱的同時,結合言語暗示治療癔症性失語或癔症性癱瘓等。
  環境暗示(environment suggestion):使病人置身于某些設置的特殊環境,對其心理和行爲産生積極有效的影響,消除不良的心理狀態。
  自我暗示(autosuggestion):即病人自己把某一觀念暗示給自己。例如因過分激動、 緊張而失眠者,選擇一些能使人放鬆、安靜的語詞進行自我暗示,可以産生一定的效果。許多鬆弛訓練方法實際上包含了自我暗示過程。返 回

催眠 術 的 應 用 前 提

  催眠術是否成功,取决于兩方面的條件,一是催眠師的素質和技能要高,二是被催眠者要容易被催眠,。被催眠者如果受暗示性較强,對催眠術持信任態度,催眠即可進行。判斷方法有:  1.巴布林暗示:11項暗示,每次暗示成功得1分,總分爲8分,得分超過4分以上者表示催眠可獲得成功。
  手臂下落:
  右手平伸,暗示其越來越沈,沈得往下落。30秒後,下沈4英寸(約十厘米)或更低,得一分。
  手臂上飄:
  左手平伸,暗示其越來越輕,輕得向上飄。30秒後,上飄4英寸(約十厘米)或更高,得一分。
  兩手分不開:
  先撒開兩手,然後兩手交叉,緊握置于下腹部,暗示其兩手被粘住了,不能分開,反復暗示45秒鐘,5秒鐘後分不開手給0.5分,15秒鐘後分不開手給1分。  口渴幻覺:
  暗示“你太渴了”,被試者有明顯的吞咽動作,嘴動,潤濕口唇,給0.5分,測試結束後仍然感到口渴,再加0.5分。
  失語:
  暗示“你喉嚨、嘴巴動不了了,說不出話來”,持續45秒鐘,5秒後說不出話,給0.5分,15秒後仍說不出話,給1分。
  身體不能動:
  暗示“你身體發沈,僵硬,不能站立”。持續45秒,5秒後不能站立,0.5分,15秒後仍不能站立,1分。
  “催眠後”反應:
  告訴測試者“測試結束後當我響起‘哢噠’聲,你會不由自主地咳嗽”,測試結束後,發出“哢噠”聲,測試者咳嗽或喉部運動,給1分。  選擇性遺忘:
  告訴測試者“測試結束後你記不起第二項測試,只有當我說你現在想起來了,你才能想起來第二項測試的內容。”測試者想不起來,給1分。  2.布林評定:選擇一、二項就可以了。
  後倒法:
  告訴測試者,要進行神經特點方面實驗。讓測試者背向催眠師,兩脚幷攏而立,雙手自然下垂,催眠師用手掌心輕輕平貼于測試者後背,低聲說:“現在開始慢慢向後拉你,已經開始拉了!你開始向後倒了!已經開始倒了……”但實際只是把手後移,如果測試者向後倒,表明有足够的暗示性注意力。  前傾法:
  站立姿勢同前,令測試者盯著催眠師的眼睛,催眠師的目光集中固定于測試者鼻梁上,伸出雙手,掌心向內,放到測試者太陽穴附近,幷輕微接觸,暗示說:“現在當我的手拿開時,你回跟著我向前倒。”  勾手法:
  讓測試者雙手勾在一起,催眠師把自己的手包在測試者雙手之外,給予輕微按摩,催眠師的目光固定于測試者的鼻梁,幷要求測試者凝視催眠師的眼睛,暗示說:“你的手麻木了……兩手握得很緊了……你已經不能把你的雙手分開了!你用力試試看,你的雙手不能分開了!”  試管法:
  給測試者三個盛有清水的試管,告訴說要實驗一下嗅覺的靈敏度,暗示說:“聞一下,哪個是汽油,哪個是酒精,哪個是清水?”如果聞到了汽油或酒精,則暗示性較强。  擺錘法:
  用一根結實的綫,一端系上一個小鐵球,讓測試者伸出一隻手提著另一端,催眠師用一塊木制的馬蹄型“磁鐵”圍繞小鐵球運動,幷暗示說:“小鐵球會跟著磁鐵擺動起來……” 返 回

催 眠 深 度
催眠深度一般分爲三個等級:
  1.淺度:
  被催眠者處于舒適的肌肉鬆弛狀態,保持隨意運動的功能,但不願意動,沒有力氣睜開眼睛。催眠解除後能記得催眠中進行的一切。
  2.中度:
  被催眠者隨意運動小時,四肢僵直難屈,催眠師彎曲取胳膊是,明顯感到有抵抗力。催眠解除後能保留部分記憶。
  3.深度:
  被催眠者只聽到催眠師的說話聲音,絕對順從和遵照指令動作,痛覺减退甚至消失,催眠解除後完全遺忘。返回

催眠 的 具 體 方 法

被催眠者先平靜而舒適地坐在安樂椅或躺在床上,放鬆數分鐘。暗示的語言必須堅定有力,簡單明確、清晰。
  1.光點刺激法:
  讓被催眠者凝視上訪的一個光點或光亮燈罩,或凝視催眠師手中捧端的發亮物體,距離10厘米左右。集中注意力凝視數分鐘後,催眠師用單調的暗示性語言引導:“你的眼睛開始疲倦起來了……你已經睜不開眼睛了……你全身越來越沈重,頭腦越來越模糊了……你就要瞌睡了……睡把……熟睡吧……”眼瞼閉合,說明催眠成功。
  2.單調音重復法:
  讓被催眠者閉目全身放鬆,傾聽節拍器或感應器發出的單調聲音或滴水聲,幾分鐘後給予類似的語言提示,在暗示時還可加上數數,典型語言有:“這裏沒有打擾你的東西……催了我說話的聲音和滴水聲,你什麽也聽不見……隨著我數數你會加重瞌睡……一……一股舒服的暖流流遍你全身……二……你的頭腦模糊不清了……三……周圍安靜極了……不能抵制的睡意已經完全籠罩你了……你什麽也聽不見了……”
  3.溫覺引導法:
  淨手幷烘熱,用溫暖潔淨的手輕微基礎被催眠者的皮膚表面,從其額部,兩頰到雙手,按照同一方向反復地,緩慢地,均勻地慢慢移動,同時可使用上述語言暗示。也可以不接觸皮膚,只靠手的移動一起的熱空氣的波動給予刺激。返回

催 眠 療 法

  本療法是利用人的受暗示性,通過言語暗示引到一種類似睡眠的狀態即催眠狀態。病人在這種狀態中對治療者的言語指示産生巨大的動力,引起較爲深刻的心理狀態的變化,從而使某些症狀减輕或消失,疾病明顯好轉。
  最早施用催眠術作爲一種治療方法的是1775年奧地利的麥斯麥,他用磁鐵作爲催眠工具,用神秘的動物磁氣說來解釋催眠機理,直到1841年英國外科醫師James Braid對催眠現象作了科學的解釋,認爲是治療者的所引起的一種被動的、類睡眠狀態,幷借用希臘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詞改爲“hypnosis”(催眠),至今一直沿用這一術語。
  本療法的具體作法如下:
  1.治療前,要向病人說明催眠的性質的要求,把治療目的步驟講清楚,以取得病人的同意和充分合作。其次,要測試人的受暗示性程度,這是催眠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測試暗示性的方法很多,現介紹以下四種簡易方法,測前告訴病人要對他的神經系統進行測查:
  (1)測查嗅覺的靈敏度:用事先備好的3個裝有清水的試管,請病人分辨哪個裝有水,哪個裝有淡醋或稀酒精。分辨不出得0分,挑出後兩種的一種得1分,挑出兩種得2分。
  (2)測查平衡功能:令病人面墻而立,雙目輕閉,平靜呼吸兩分鐘後,然後治療者用低沈語調緩慢地說:“你是否感到有點站不住了,是否開始感到有點前後(或左右)搖晃,你要集中注意,盡力體驗你的感覺,是否有點前後(或左右)搖晃,前後(或左右)搖晃”,停頓30秒,重復問話3次後,要病人回答,如感到未搖晃者得0分,輕微搖晃者得1分,明顯搖晃者得2分。
  (3)測查記憶力:令病人看一彩色畫,畫面畫的是一個房間內有一個窗戶,藍色的窗簾和兩把椅子。30秒後走彩色畫。問:①“房間裏有3把還是4把椅子?②窗簾是什麽顔色,淺綠色的還是淡黃色的?③房間有2個窗戶還是3個窗戶?”若回答與問話一致,則具有暗示性,每一問得1分,若回答與畫面一致則得0分,此項測查可得0~3分。
  (4)測查視覺分辨力:在白紙中畫一直徑4厘米、間距爲8厘米的兩個等大圓圈,中間分別寫12與14(或14~15)兩個數位。要病人回答哪個圓圈大,若回答一樣大得0分,若回答其中之一者得1分。
  通過四項測查病人可得0~8分,分數愈高者表示病人暗示性愈强,被催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2.治療時,房內光綫要雅淡,要靜,室溫適中。讓病人坐在舒適的沙發上。先調整呼吸,使它平靜有規則,進而使全身肌肉處于放鬆狀態。治療者在旁實施催眠時一般采用直接或間接兩種方法。直接法是憑著治療者的威信,用簡短、明確、權威性的言語或輕柔的撫摸頭部即使病人進入催眠狀態。間接法是借助“催眠藥”如對面墻上發亮的燈光,或單調深沈的“拍節器”。一般催眠治療多采用間接法。令病人凝視或傾聽催眠物,同時治療者給予言語暗示,用單調、低沈、肯定、柔和的言語反復暗示,病人愈來愈疲倦、眼皮緊了、變重了、睜不開了……,隨即暗示其上肢、下肢、全身都鬆弛無力了,病人隨治療者的暗示而進入催眠狀態。   催眠狀態的深度一般分爲三:輕度、中度和深度。
輕度催眠狀態:病人閉眼、軀體肌肉處于鬆弛狀態,眼瞼發僵,思維活動减少,不能按治療者的暗示行動,如睜眼,只能揚動眉毛,有時出現自動活動,事後病人訴說他未睡著,周圍一切都聽到,都知道,就是不能也不想睜眼,只感覺全身沈重、舒適。
  中度催眠狀態:病人瞌睡加深,皮膚感覺遲鈍,痛閾值提高,順從。事後病人說他開始突然睡著了,後來又醒了,問他:治療者跟他說了些什麽?做了些什麽?病人只能記起催眠初期治療者的言語和行動。
  深度催眠狀態:病人的感覺明顯减退,對針刺不起反應,事後完全不能記憶起他在催眠中的言行,而實際上病人完全按照治療者的指示回答和行動,故又稱夢行。
  3.本療法的適應症主要是神經症和某些心身疾病:如癔症性遺忘症,癔症性失音或癱瘓、恐怖症、夜尿症、慢性哮喘、痙攣性結腸、痙攣性斜頸、口吃等。消除某些心身障礙和頑固性不良習慣效果更好。一般采用輕度催眠用來消除各種症狀,在催眠下直接向病人進行言語暗示,肯定其有關症狀在醒來後必將消失。催眠加深時可進行催眠分析,病人較易地將被壓抑而遺忘的精神創傷說出來而找出其致病的心理因素,也可進行催眠麻醉順利地進行外科手術。此外,還可利用此療法進行集體催眠,治療酒精中毒症或麻醉藥成癮者。
  4.治療初期,每周進行2~3次,以後每周1次,一般不超過10次,每次治療結束時,用言語暗示病人繼續睡下去,後轉入自然睡眠。或告訴病人,聽到計數10倒數至1後即可醒來,或讓病人重復治療者的計數,告訴他數到5時即可醒來一直數到1爲止。解除催眠狀態不宜過于急促,最好慢慢地讓病人醒來。
  5.據有經驗的催眠治療家統計,人群中能進入催眠狀態的約占70~90%,僅有25%的能達到深度催眠。在有經驗的治療者指導下輕度的催眠或覺醒狀態下暗示常能收到較好的療效。由于此療法的實施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選擇病人要嚴格,一般須由受過訓練的精神科或其他臨床醫生和心理學家擔任。返回

催眠訓練方法-----精神集注

精神集注,是訓練催眠著精神集中和意志堅定的方法。
催眠術有不可思議的奇异功效,一句話,是心理作用。心理是進行催眠的基本要素,催眠時首先要做到全神貫注。如果進行催眠前精神不集中,胡思亂想,便不能專心致意地催眠。
因此,研究催眠術首要的入門途徑,就是練習集中精神。下面分別論述。
1.練習準備
首先,每次練習前15分鐘,必須消除大小便。平時大便有規律的人,應在大便後進行練習。
其次,練習前先激口、洗臉,到空氣新鮮地方散步10分鐘作深呼吸。繼而,喝1杯溫開水。然後開始練習。
2.練習要求
(1)坐姿端正練習時取坐勢。姿勢要自然,不做作不僵硬,不要刻意用力。雙腿下垂,脚底放乎,由膝 到脚成垂直綫。兩手輕鬆自然地提成拳頭,左學放在左腿上,右拳放在右腿上。
(2)座椅適守:座椅要適中,坐時大腿成水平綫。如座椅過高,可放脚墊;座椅過低則放椅墊。如果高低不適中,雙脚容易麻木。
第一次座椅調整之後,以後每次練習可坐固定座椅。
(3)面壁而坐:座椅安放離墻約3米遠。在墻上畫一小黑點,剛好與自己端坐時的眼光成水平綫。黑點在兩眼平行距離的中間。
(4)頭部自紙頭與上身成垂直綫,自然放鬆,不可僵硬,以免引起疲勞。頭不要歪。鼻尖與肚臍成垂直。
(5)注視黑點:雙眼注視墻上的黑點。眼睛不應張得太大,而應微微張開,眼球不要轉動。不可東張西望,而應集中眼光注視黑點,始終不移。
(6)腹式呼吸呼吸方法采用腹式順呼吸。吸氣時,由鼻孔慢慢地深深吸氣,令氣進入小腹,使小腹向外鼓起。呼氣時,從口中慢慢呼出濁氣,直到小腹平復回入爲止。
(7)默念報數:吸氣時心中默念:“我的精神集中起來了。”呼出第一口氣時,口中報數:“1”。呼出第二口氣時,口中報數:“2”。吸氣時默念,呼氣時報數。如此順序而下。一呼一吸時間約1分鐘。
(8)練習時間:每次練習時,連續呼吸50次,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臨睡前各練1次。即每天共練100次呼吸。
連續練習30天。可達到集中精神的目的。
3.練習注意事項
(1)要求準備:每次呼吸應該使身體靜止不動。
呼吸報數要準確,如有報錯,應重新開始,從1數起。盡可能不要數錯
(2)順其自然:每次練習要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剛開始練習的頭10天,心裏難兔有雜念干擾,應讓它自然消除。20天後,練習進步了,不知不覺中便不再有雜念産生。
(3)衣衫寬鬆:練習時衣服應寬鬆,忌穿緊身衣,不戴手錶和金屬項鏈。
(4)勿過饑過飽:練習時不能腹中饑餓,也不可剛吃飽飯就練。過饑或過飽,身體會有不適反應。
(5)練後:練完後,應稍坐10分鐘才起身.然後做柔軟體操,體操動作可自行擬定。
(6)情緒安定;練習期間應避免縱欲,切忌狂飲,或防止影響情緒的事發生。如發生過份悲傷煩惱的事,則應暫停練習,待情緒安定後再重新練習。
(7)不可間斷練習不可間斷。如遇意外事而間斷,重新練習仍然要1個月時間。
(8)環境安靜:練習的地方要求安靜,空氣新鮮。避免干擾。
(9)重復練習:練習期滿後,休息2—3天。然後再練習2隊,鞏固成果,熟能生巧。
練習精神集注30天,能達到精神集中的目的,它的收效有二:一,鍛煉意志:注視墻上黑點,堅持不懈使精神能够集中一點,從而鍛煉了意志。二,訓練心理:計算呼吸次數,使雜念消除 人們的精神經常容易散亂,心理狀態不穩定.雜念紛繁,經過練習,注意力集中于一點,私心雜念無法産生,精神自然集中。返 回

催眠 療 法 的 種 類

  催眠療法是應用催眠術使人進入催眠狀態,幷以暗示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由于在催眠狀態下,患者能順從治療者的指令,所起的效果要比在意識清晰狀態下的暗示更爲理想。  
  誘發催眠的方法各异,命名繁多,至今仍無統一的分類,現根據不同的施術方式、時間和條件,把催眠術的種類劃分如下:
  (1)按施術者來分:①自我催眠,即自己爲自己進行催眠的方法;②他人催眠,即由催眠師負責施行的催眠方法。
  (2)按暗示條件來分:①言語催眠,即運用語言進行暗示的催眠法;②操作催眠,即非言語性的催眠法,它是運用行爲、動作、音樂或電流等作爲暗示性刺激,達到催眠狀態。
  (3)按意識狀態來分:①覺醒時催眠,即在意識清晰時進行暗示性催眠;②睡眠時催眠,即在睡眠狀態下進行催眠。
  (4)按配合情况來分:①合作者催眠,即對自願或合作者進行催眠;②反抗性催眠,即對不合作者進行催眠。
  (5)按進入催眠的速度來分:①快速催眠,即在瞬間進行催眠狀態的方法;②慢速催眠,即逐漸使受術者進入催眠狀態的方法。
  (6)按受術的人數來分:①個別催眠,即施術者對單一受術者進行催眠;②集體催眠,又稱小組催眠,即對一群體同時進行催眠。
  (7)按距離來分:①近體催眠,即面對面的爲受術者催眠;②遠離催眠,即施術者與受術者相距甚遠進行催眠,如電話催眠、書信催眠和遙控催眠等。
  (8)按客觀因素來分:①自然催眠,即受客觀自然條件的影響産生的自然的催眠現象,如汽車駕駛員出現的公路催眠等;②人工催眠,由施術者來進行的催眠,即他人催眠。
  (9)按催眠程度來分:①深度催眠,即受術者達到深層催眠狀態,如呈僵直或夢行狀態;②中度催眠,即受術者達到中層催眠狀態,如呈無力、迷茫狀態;③淺度催眠,即受術者進入淺層催眠狀態,如呈寧靜、,肌肉鬆弛狀態。
  (10)按催眠物件和手段來分:①人的催眠,即使人進入催眠狀態的催眠術;②動物催眠,即使動物進入催眠狀態的催眠術;③麻醉藥物催眠,即應用麻醉藥物,如阿米妥鈉、硫噴妥鈉等麻醉藥物,使人進人催眠狀態;④非麻醉藥物催眠,即用無麻醉作用的藥物作爲暗示性刺激,以達到催眠的方法,如使用葡萄糖酸鈣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