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層網頁: 自然-不害療法 ] 靈療 ] 處胎時的徵候(Ex.感冒)與日後的格局 ] 松果體的保健與發展 ] 花精療法? ] 斜板療法,原理等同於瑜珈倒立 ] 請問.來自特異功能的干擾. ] 防病法 ] 十色的效應 ] “取象比類”医学 ] 另類治療 ] [ 淺談復興中醫之道//陳紬藝 ] 反覆經顱磁刺激有助巴金森氏症憂鬱 ] 心理测验:来了解自己吧! ] "幾何圖形"療法 ] 健康指標 ] 病的平衡 ] 不害治療 ]
淺談復興中醫之道//陳紬藝

Back ] 回上層網頁 ] Next ]

Last Modified:2009/07/31










《自然療法與中國醫學》淺談復興中醫之道//陳紬藝

《自然療法與中國醫學》
陳紬藝

淺談復興中醫之道(代序一)
--兼對大陸文字改革與中醫政策提出個人之看法--

 

紬藝兄:承寄來函件,均經細讀。我覺得老兄是同年中很有成就與貢獻者之一,您幾十年來為中醫文化的傳播並未白費,到了今日已見功效了。因此,我建議您重新寫一篇文字,登在這回同年四十週年慶的報導上,讓大家了您奮鬥的經過與成就,為大家爭光,也為有關人士留一個簡明的輪廓,效果更好。同時我建議新文稿的要點最好包括:

○中醫文化的歷史價值,和您決定辦專刊的目標所在。

○初辦大同中醫,再改為自然療法的道理所在。

○辦刊的經過與影響力,以及展望等。

這幾年我受命研究,也明白西醫不懂中醫因而盲目反對中醫的問題,經與醫教會魏火曜教授溝通多次,結果頗有改善,所以只要我們努力,定有成果,沒人是為反對而反對的,因為那太不科學。您目前提出療法云中西醫有別一點,也很重要,可以很有系統的發揮。

總之,希望我兄掌握機會,不要怕繁,早把我們同年四十週慶的這篇文字寫好寄來。字數可不拘多或少,但心理上要當真辦,不存應卯之想。將來一定會有成果的,大家努力罷!我不是醫生,都要管閒事,您是早有立志的專家,更應該存心專心來做。祝

健康

弟王華中 七九年底

 

華中委員年兄勛鑒:接奉七十九年底的來信,真誠感人。謹就來信大意,簡單答覆如下:

一、關於中醫文化的歷史價值問題

從神農著本草經,黃帝著內經來說,一般說是中醫有五千年歷史;有說中國文化淵源於易,醫不例外,要上溯伏羲,有六千年歷史。亦有人認《本草經》、《內經》是秦漢時代作品,不過二千多年;即上溯殷墟之甲骨文,也不過三千多年;再往上溯,就是巫醫時代;再往上溯,就是茹毛飲血,裸體相逐時代;民智未開,那時有什麼文化?下至清朝,也不過是頭戴紅頂帽,嘴銜旱煙筒的時代(這是一位西醫上電視嘲笑中醫的話),與現代的科學---雖然只有二百年的歷史相比,中醫是玄學、迷信、落伍的,最多只有一點 「經驗」而已。

這就是我們的政府不提倡中醫,社會智識份子不屑中醫的最大心理因素。於是就發生了西醫是 「科學醫」、中醫只是 「哲學醫」或 「經驗醫」 之論---這是一般西醫引為自豪的話。

但是自有人類,就有醫藥。地球上的人類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此科學時代,也很難論定。而遠古時代到底是沒有文明?文明到什麼程度?也是一個謎。據知現在世界各地留下的古文明遺跡,常非現代科學所能解釋,因而認為是外太空的人來到地球所造成的,但是外太空的人古代能來,為什麼現代不能來?因而又有一說,認為是遠古的人類比現代還進化,那時的科學比現代還發達,不過被天災人禍(尤其是科學的公害)所毀滅了;也不知被毀滅了多少次(佛學稱之為劫,有小劫、中劫、大劫),現在我們所謂的史前人類,不過是毀滅後的重生而已。而遠古遺留下來的文化,當時曾被藏在 「金匱玉函」,埋在深山,偶而被洪水沖出(例如河出圖、洛出書之類,即使最近長沙馬王堆的古醫書出土,也很值得重視。)得以傳世。黃帝內經開頭就說: 「上古有真人;中古有至人;其次有聖人;其次有賢人」,可見黃帝之前,還有上古、中古,那是個什麼時代呢?由此可見中國文化,愈古愈好---現代人類,比之遠古,不但不進化,而且可能還是退化的。

由此亦可看出《內經》並不是黃帝君臣們自己的創作,而是「述而不作」,「好古敏求」的傳統繼承呀!

現代有了科學,又怎麼樣?好像牛頓曾說過: 「面對智識的汪洋大海,我不過是一個小孩子在海灘上檢到了一顆貝殼而已。」

科學演變到現在,最為世人所畏懼與詬病者大致有三:一為對大自然環境之破壞(尤其是 「溫室效應」及 「臭氧層破洞」問題);二為核能災害;三為對人文主義精神的貶抑。總而言之,得不償失。

此所以,現代人對 「科學」,就產生了兩個不同的意見:一個是認為科學還在起步,無論再無麼進步,但生命無法製造──所以科學家想造一根草也不可能,科學只能在物質方面發展;一個是認為科學已登峰造極,應該懸崖勒馬,再發展下去,地球必先行毀滅。此所以 「回歸自然」呼聲,不絕於耳;更何況中醫生命科學,能夠完全靠物質科學來解決嗎?

推想人類在未有科學之前,大多靠「經驗」來解決問題;經驗有不足,則以「哲學」補充之。這就是人類能夠存活於世而且綿延不絕的道理所在。試為圖解如下:



 

 

科學就是這麼一點點,而且科學必須在 「經驗」與「哲學」基礎之下發展,始無弊病;而一般人的主張,只要「科學」,不要「經驗」和「哲學」,甚至挾「科學」來扼殺「經驗」和「哲學」,行嗎?

在這個理念下,我主張由中醫自己來利用科學,不要由科學來左右中醫。可是現實環境,卻是背道而行,致使現代科學之下的中醫,早已面目全非了---這就是我主張 「純中醫」的理由之一。

二、關於中西醫療法上的最大區別問題---「順治」和「逆治」

以上所談的,只是一個觀念上的問題,本節始談及實際應用問題。看看「科學」的西醫,是用什麼方法治病;「不科學」的中醫,又是用什麼方法治病。那個好,那個不好,一看就明白了。

德國有一個與名醫相反的醫學,名叫 「順勢療法」,有二百年的歷史了。它用引起發燒的藥治療發燒,用引起發炎的藥治療發炎,以同治同,所以又名「同類療法」。它稱西醫見燒退燒,見炎消炎的方法,以反治反,是一種「對抗療法」,又名 「異類療法」。西醫以「對抗」為自豪,把病視為敵人,要打倒它,常常在發明的新藥上冠以 「抗」字,叫 「抗××」的,就是這個意思,其他如開刀、放療、殺菌等等,除病邪的功能,有類於中醫的 「強壯元氣」。

又有一個醫學,名叫 「自然療法」,它也反對西醫,認為西醫一切的療法是在違反自然。真正的醫生,是在人體內的 「自然療能」,疾病的病徵,是自然療能努力驅逐病害、恢復健康的過程和信息,醫生應該視 「自然療能」為朋友來幫助它(自然療能),不可視為敵人來對抗它(自然療能),對抗是在剝奪抵抗力和求生信號(病徵)。其結果,只有把輕病變成重病,重病提早死亡。

其實這兩個醫學的原理是相通的,其目的都是在幫助抵抗力,驅病外出。不過, 「順勢療法」是借用藥力; 「自然療法」不用藥,重視養生方法。我把這兩個醫學合起來,恰恰就是中國醫學所說 「順乎自然」的道理。因此我就把同類療法、自然療法、中國醫學三種醫學統稱為 「順治」。(同時,我也把這三種醫學合稱為廣義的自然療法醫學。)

西醫的 「對抗療法」,其實就是 「逆勢療法」,我就把它簡稱為 「逆治」。(同時,我就稱它是非自然的醫學。)為求明瞭起見,圖解如下:

在圖解之時,首先要解決兩種治法醫生的﹁定位﹂問題。先說﹁逆治﹂,逆治醫生所處的位置如下圖: 

 

 

逆治醫生的位置在病的對面,病人的病徵出來,逆治醫生就設法把它壓制下去。病的趨勢向外(如圖),逆治醫生朝其相反的方向,這就叫做 「對抗療法」。對抗的結果,病徵消失,變成:

 

 

 

於是醫生宣佈勝利。其實病徵只是暫時被壓制,而病之本體仍舊存在。

再論 「順治」,順治醫生的位置又是在那裏呢?請看下圖:

 

 

 

原來順治醫生的位置,和逆治醫生的位置,剛剛相反。病是病人的自然療能在治,而醫生必須幫助自然療能去治。中醫所謂「輔正去邪」,即是把 「病人的自然療能」部份叫做 「正」,要幫助它;把 「病」的部份叫做 「邪」,要加以去除。完全符合於 「順治」的原則。

「順治」的結果,乾淨俐落,絕不留邪為患,這就叫做「治本」。

而「逆治」呢?空有和平的假象,愈治愈重,後患無窮,此之謂「治標」。因為治標,病本仍在,或從而發生併發症、後遺症;或轉變為其他的病;或不然,一定是復發率提高了;或不然,此地不能容,就轉移到其他部位去發展罷;或不然,病邪就暫時休兵,俟機反撲;再不然,就在抵抗力耗盡時,一命嗚呼了事──但這些只是指重病而言,如輕病用逆治,則尚無大礙,不過是吃了一點暗虧,就委曲一點,過了一段時間,病自己也會好,只是痊癒時間會慢些。例如感冒,輕的不治它,一週自癒,如用逆治的話,便要二十天或三十天以上,就不一定了。但病人總以為是病該如此,醫生已盡了心力,這就是 「逆治」仍然能大行其道的原因。病為什麼會自己好呢?歸根結底,還不是 「自然療能」在發揮作用的功勞?所以 「逆治」只是邀天之功,而非醫之正道。

以上說明了 「順治」和「逆治」的區別,認為「逆治」是要不得的(在西方,竟有稱,它是 「殺人醫學」的)這也就是我提倡 「醫道革命」和 「自然療法」的主要原因。同時,也就是我提倡 「純中醫」的理由之二。所謂 「純中醫」,就是指 「純粹合乎自然之道」的醫學。

三、中醫的最高原理---圓運動原理

看了上面的說明,大家是不是感到 「逆治」的要不得,而「順治」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呢?可是上面的圖形,只是用直線來表示,一條向內,一條向外,還不是究意義。那麼什麼才是中醫原理的究竟義呢?我只能這樣說,中醫的最高原理必須用弧線來說明,無法用直線來說明。我研究同類療法、自然療法和西醫的對抗療法,用直線來說明就夠了,因為這些只是初級的原理。

 

中醫的原理,固然是根據於陰陽,陰陽是要求對立的統一。有順必有逆,有進必有退,這是相對的。因此,中醫的「順」,和西醫的「逆」,表面看起來,似乎可以相濟相須,並行不悖。現在一般所主張的中西醫合作,中西藥並用,就是這個道理。用直線來表明,如圖:

 

 

說明:一順一逆,陰陽對立。如何結合?煞費周章。

 

這兩條直線,各走各的,如何把它結合起來呢?所以我認為這種陰陽觀,也是初級的。

後來我讀內經,發現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在相對的原理之外,另有一個絕對的原理。舉證如下:

黃帝內經,論述治法,有逆治,有順治,是相對原理。但他在別處又說了一句話:「未有逆而能治者也。」則是絕對原理。表面看起來,好像自相矛盾。又,內經說:「重陽必陰,重陰必陽」。一般說「物極必反」。反通作返,返就是退。可是內經又說:「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此三句,千古之下,難索真解,我試譯如下:轉是前進,回是後退。它的意思是說:生命之輪,一直前轉,絕不後退,如想後退,必有停頓,一有停頓,生機必敗。)則表示只有絕對的進而無退。

像這種絕對之中包含了相對,相對之中又離不開絕對,看似處處矛盾,其實又不矛盾,迷惑了多少聰明才智之士,說穿了乃是遠古聖人採取了一個圓形運動而已(即取法於大自然──地球自轉、公轉的模式)。圖解如下:

 

  

 

 

這個圓形運動,才是我所說的最高原理,在這個最高原理之下,我們才可以談逆順進退問題。比之直來直往的運動,就高級得多了。比如以治療蕁麻疹病為例,有一位患者,先請西醫用逆治法,遷移不愈,改請中醫用順治法,服後引病外出,病情加劇,卻是好現象,迅速痊癒。另有一人患同一病,亦請中醫用順治法,竟亦遷延不愈,此何故?原來這位中醫只知一直把病向外驅趕,而不知回收,所謂陰陽之道,要收發自如,只發不收,有進無退,所以不愈。因此,專走順勢 的療法,並不是究意義;一定要走圓形○的療法,才是最高境界;而專走逆勢 的療法

則最為下乘。不過,就絕對原理而論,圓形○療法亦就是順勢療法。

再就相對原理而論,中醫的逆治,與西醫的逆治,又全然異趣,此因中醫的所謂逆,只是補偏救弊,來達成順的目的,雖逆實順。如圖: 

 

 

說明:如以上行為順,則下行為逆;而下行之逆,即所以幫助上行之順。從相對來看,是逆;從絕對來看是順,故說「雖逆實順」。反之亦然。而西醫的逆治則不然,是走直線的,針鋒相對,以強勢降服弱勢,因而嬴得了「霸道醫學」之雅號,但有逆無順,不足為法。如圖:

 

 

此所以我認為世界上雖有各色各樣的醫學,但其哲學造詣,似乎都無法望中醫之項背。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要提倡「純中醫」的理由之三---「純中醫」代表中醫的最高境界,不提倡,中醫就快絕種了!

圓形運動,似乎就是中國文化的根本原理。一般說中國文化起源於「易」,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是天地未分之前,渾然一體,後人即以一個圓圈代表之(但是現在流行的太極圖,即是兩儀圖,因而又在太極圖之上,再畫一個圓圈,代表無極,說是無極生太極)。現在,我卑無高論,只用一個圓圈---圓形運動來解釋許多中國的學問,既簡單,又明白,倒亦自得其樂。

而且圓形運動原來就是取法乎自然,所謂「道法自然」是也。我提倡「自然療然」,有人問「自然」是什麼?我就畫一個圓圈來代表之---先從圓運動開始理解。

四、中文直排向下及橫排向左的原理根據

由於上面所說的圓形運動和順逆關係的問題,使我連帶想到中文應該是直排或橫排,與橫排時應向左或向右的問題。中國字的結構,是從左到右,但在書寫和印刷的時候,不論直排和橫排,行與行的排列,一律從右到左,而且除了橫額外,一律直排,什麼道理,迄今還是一個謎,無人加以破解;加以受了洋文橫寫橫排,一律從左到右,且不容易污染手臂及衣袖的好處等等影響,大陸已實行中文橫排,而且一律從左到右;台灣則直排從右到左,橫排從左到右。(這也可算是西洋文化打倒了中國文化的一例。)

我個人感覺閱讀中文向右橫排,非常吃力,容易疲勞,這到底是心理和習慣問題?或是古人比今人為聰明,一定有其道理在,只是我們無法探其底蘊而已。這事使我納悶很久,現在從圓形運動來研究,觸類旁通,終於恍然大悟,找到一個道理出來。

先說這個圓圈的寫法,中西有其不同之處: 

 

 

所以中國人寫單字的時候,恰恰是照自左而告,自上而下的寫法,即是中國人畫圓圈的模式,尤其是行書、草書,簡直就是圓形圖案了。(洋文則照洋人的圓形寫法)

中文何以採取直排,而且一定以從上至下排列為順?因為這是圓形線條的自然趨向,不得不然。如下圖:

 

中文橫排時,一定以從右至左為順,也是因為圓形的線條趨向使然,如下圖:

 

 

至於洋文,單字則照洋人的圓形寫法,從右而左,從上而下,從左而右,排列時以橫排,從左至右,為順。如下圖:

 

 

 

雖然中文既可以直排,也可以向左排或向右排,不像洋文,只能向右排,此為中文之優點。但洋文也可以直排,看起來很不順,而中文向右排,就等於洋文直排一樣的不順。

至於中文為什麼不能向上排,洋文為什麼不能向左排,也是受了圓形運動的限制,不能太違反自然之故。

《黃帝內經》:「天下未有逆而能治者也。」中文如用橫排,而且從左到右,是為採取逆勢,違反自然,必然對身心發生損害。

本來,大陸的簡體字,我認為至少有下列的缺點:一、把典雅的字變為庸俗不堪的字;二、把有意義的字變為無意義的字;三、把綿延的文化加以腰斬;四、把原已統一的民族感情加以分離。現在再加橫排的不合理,把好的文化,改革成壞的文化,實在有欠考慮(如果再想把它改為拼音式的,那就不知退化到那裏去了)。過去,大陸對中醫,先從破壞而後變為現在的建設;因而希望對文字亦能如此,再把破壞了的重新建設起來。

似乎,中國的醫藥和中國的文字,有同樣的坎坷命運,也就是我今天要和它相提並論的原因。希望我們這一代,對前人的智慧,切不可低估,導致自貽伊戚,後悔莫及。這是我對同是炎黃子孫的忠言!

五、關於中醫政策問題

1.要效法大陸之「中醫、西醫、中西結合」三頭並進政策。中西醫地位平等、中西醫分別立法,中醫有獨立之機構。總而言之,中西醫首先要使之各安其位,各做各的,互不干涉;其次才能談合作或一元化。

2.發展中醫,人文為主,科技次之;傳統為主,現代次之。

3.要尊重世界衛生組織提倡四個醫學──異類療法(西醫)、同類療法、自然療法、傳統療法;並仰體陳立夫資政「救人的方法愈多愈好」之德意,不為難「同類療法」在台灣之發展。

4.大陸最先實行「中西合作」、「西醫領導中國」政策,導致完全失敗,最後才改弦更張,成為現在的中西並重政策。我們這裏走的仍是大陸過去的失敗政策,應知檢討。

5.大陸中醫政策成功之最大關鍵,是最高衛生首長曾由不是西醫也不是中醫的中間人士來擔任,我們這裏能做到嗎?---如果做不到,就不必談改革醫政問題。

6.大陸為了搶救中醫,最近中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從全國聘請五百名老中醫藥專家做指導老師,請他們每人帶一至二名徒弟做繼承人(詳見《自然療法》季刊七十九年六月號)東隅已失,桑榆非晚。我們這裏能為傳統做些什麼?

7.大陸在中醫政策方面,確是:「一位勝利者和成功者」(引用一月六日聯合報刊載蔣緯國將軍語),同是炎黃子孫,大陸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8.將來兩岸一定統一,統一後的中醫政策,老百姓是選擇大陸的呢?或是選擇台灣的呢?為政者可不未雨綢繆?

六、關於我個人為復興中醫而努力的過程

我於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出版《自然療法與國民健康》,在書首寫了一篇:「我在國內提白「自然療法」的心路歷程和奮鬥經過」(代序),恰好可以用以答覆您的問題,特稍作補充,寄呈參考。專此奉覆,順候

勛安 並賀

春禧

年弟 陳紬藝 拜上

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