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宗教、新興宗教與心靈研究】課程教學綱要
世界文明史 / World Civilizations
|
《近現代中國哲學》教學計劃
课程名称 | 近現代中國哲學 |
上课时间 | |
学 分 数 | |
任课老师 | 张兰石 |
Textbook | |
Evaluation | |
Office hours : | |
Course Description |
近現代,東亞與西方產生了文化衝突與融匯,這個時代產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的思想家,他們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重新反省民族文化史,構建了新的思想傳統。本課程通過系統評介近現代中國的著名思想家,主要有曾國藩、康有為、嚴復、梁啟超、章太炎、楊文會、蔡元培、胡適、梁漱溟、熊十力、馮友蘭、太虛大師等,探討他們的思想形成過程及其思想特質,勾勒出中國近現代文化發展的基本線索和面貌,同時務求依照其思想本身的脈絡,展現思想者與時代之間的張力。 |
Teaching Method |
本課程以講授為主,結合適當的課堂討論,通過系統評介近現代中國的著名思想家,在古今中西哲學文化碰撞交融的時空兩個維度中探討中國文化的來龍去脈,從而使學生對近現代中國的思想發展有一個比較淸晰的輪廓;初步掌握文獻與問題相結合的哲學分析方法;並引導學生體會、把握中國哲學的態度、眼光和方式。 |
日期 | 上课内容 | 教材 |
【1】 緒論 學時分配:(2 課時) |
本章教學目的和基本要求: 了解中國近現代哲學的時代背景,主要課題和發展脈絡。 重點是全面的理解學習近現代哲學史的理論價值和時代意義。
|
閱讀書目 1.梁啟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淸代部分)東方出版社 1996 年 2.錢 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中華書局 1986 年 3.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新編(六)》人民出版社 1989 年 4.《中國哲學史教學資料選輯(下)》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編,中華書局 1982年 5.【日】福澤諭吉 《文明論概略》 商務印書館 1959 年第一版 6.【德】黑格爾 《哲學史講演錄》商務印書館 1998 年第一版 7.《中國哲學史》(近代部分)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年 8.《中國現代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年 |
【2】 龔自珍、魏源 學時分配:2 課時。 0 |
經與經學傳統 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 乾嘉之際的學術大勢和「常州學派」 魏源生平著述,論政,論學 |
0.《魏源集》中華書局 1959 年第一版 1.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612。 2.《龔自珍全集》中華書局 1959 年第一版 3.湯志鈞 《近代經學與政治》 中華書局 2000 年 4.梁啟超 《淸代學術概論》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6 年 5.陳其泰 《淸代公羊學》 東方出版社 1997 年 6.姜義華、吳根梁、馬學新編 《港台及海外學者論近代中國文化》 重慶出版社 1987 年 7.鄒振環 《晚晴西方地理學在中國》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 8.李允俊 《晚淸經濟史事編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 9.M.G.馬森 《西方的中華帝國觀》 時事出版社 1999 年 |
【3】 曾國藩 學時分配:2 課時。 |
曾國藩生平著述,學術淵源 |
1.爾曼(美) 《從理學到朴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年 2.《曾國藩全集》 3.喻大華 《晚淸文化保守思潮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4.(美)李 《晚淸華洋錄:美國傳教士、滿大人和李家的故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5.李雙璧 《從經世到啟蒙——近代變革思想的歷史考察》中國展望出版社 1992 年 6.王俊義、黃愛平 《淸代的學術與文化》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
【4】 洪秀全 學時分配:2 課時 |
農民革命的思想來源 |
1.吳雁南等主編 《淸末社會思潮》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
【】 | ||
【5】 |
康有為的「維新仁學」 儒學的現代轉化 |
1. 王汎森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2. 高瑞泉主編 《中國近代社會思潮》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 年 3. 陳少明等 《被解釋的傳統——近代思想史新論》中山大學出版社 1995 年 4. 王先明 《近代新學——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變與重構》商務印書館 2000 年 5. 朱維錚 《求索真文明——晚淸學術史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6. 陳少明 《儒學的現代轉捩》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2 年 7. 宋仲福等 《儒學在現代中國》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年 8. 吳雁南 《儒學與維新》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1 年
|
【6】 梁啟超 學時分配:2 課時。 |
梁啟超生平和著作 |
1.任達(美) 《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2.李澤厚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3.郭湛波 《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4.張灝(美) 《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國度(1890-1907)》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5.啟良 《新儒學批判》 上海三聯書店 1995 年 6.鄭師渠 《晚淸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 年第二版 7.楊向奎 《淸儒學案新編》齊魯書社 1985 年 8.陳祖武 《淸儒學術拾零》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
【7】 嚴 復 學時分配:2 課時 |
嚴復生平和著作 |
1.本傑明• 史華茲(美) 《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2.李振崗 《文化憂思錄——中國文化的歷史走向》河北大學出版社 1994 年 3.劉志琴主編 《中國近代社會文化變遷錄》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4.胡維革 《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4 年 5.侯外廬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
【8】 譚嗣同 學時分配:1 課時 |
譚嗣同生平和著作 |
1.彭明,程嘯主編 《近代中國的思想歷程(1840——1949)》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年 2.龔書鐸主編 《中國近代文化概論》中華書局 1997 年 3.馬勇 《近代中國文化諸問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4.麻天祥等《中國近代學術史》 湖南師範大學 2001 年 |
【】 | ||
【9】 楊文會(附 敬安) 學時分配:2 課時 |
楊文會振興佛學 |
陳兵、鄧子美 《二十世紀中國佛教》民族出版社 2000 年 潘桂明 《中國居士佛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年 鄧子美 《傳統佛教與中國近代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4 年 高振農 《佛教與中國近代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2 年 高振農、劉新美 《中國近現代高僧與佛學名人小傳》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0 麻天祥 《晚淸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新文津出版社 1992 年 |
【】 | ||
【10】 章炳麟 學時分配:2 課時 |
章炳麟生平著述 學術淵源和經學研究. |
1.《中國現代學術經典 章太炎卷》劉夢溪主編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12 第一版 2.《儒學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學思想研究》張昭軍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3 年第一版。 3.《章太炎學術年譜》姚奠中 董國炎著,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第一版 4.《現代中國學術論衡》 錢穆著,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 2000 年第一版 5.《學術與政治》馬科斯•韋伯著,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 1997 年第一版 |
【】 | ||
【11】 孫中山 學時分配:2 課時 |
孫中山生平著述 |
1.葛兆光 《中國思想史(二)》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0 年 2.侯宜傑 《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3.孫中山《三民主義》岳麓書社 1999 年第一版 |
【12】 胡 適 學時分配:2 課時 |
胡適生平著述和學術淵源 問題與主義之爭 胡適的自由主義文化觀 |
鄭大華 《梁漱溟與胡適——文化保守主義與西化思潮的比較》中華書局 1994 年 周明之著 雷頤譯《胡適與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選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歐陽哲生著 《自由主義之累——胡適思想之現代闡釋》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7 月第一版 賀麟著《五十年的中國哲學》遼寧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3 月第一版 費正淸著《美國與中國》,商務印書館 1989 年 8 月第一版 唐德剛著《胡適雜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年 2 月第一版 |
【13】 梁漱溟 學時分配:2 課時 |
梁漱溟生平著述和思想路程 梁漱溟思想的具體實踐 |
1.《中國現代學術經典 梁漱溟卷》劉夢溪主編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12 第一版 2.《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粱漱溟著 商務印書館 2001 年版 3.【美】艾愷著《最後的儒家:粱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第一版 4.《梁漱溟全集》全八卷,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一版 5.【美】杜維明著 《杜維明文集》武漢出版社 1998 年第一版 |
【】 | ||
【14】 熊十力 學時分配:2 課時 |
熊十力生平著述 唯識學新解 熊十力的體用論 |
1.《十力語要》熊十力著 中華書局 1986 年第一版 |
【15】 馮友蘭 學時分配:2 課時 |
馮友蘭生平著述 新理學的諸範疇 人生境界說 |
1.《馮友蘭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8 年第一版 |
【16】 歐陽漸 學時分配:2 課時 |
歐陽漸生平著述和佛教事業 歐陽漸的佛法抉擇 |
1.《中國現代學術經典 楊文會 歐陽漸 呂澂卷》劉夢溪主編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12 第一版 2.《理學、佛學、玄學》湯用彤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1 年出版 3.《和尚與哲學家——佛教與西方思想的對話》【法】讓-弗朗索瓦•勒維爾卡爾陸元旭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第一版 |
【16】 太虛大師 學時分配:2 課時 |
太虛大師的出生與學習 佛教改革的倡議和實踐: |
1.高朋、廖自力、張新鷹 《中國近代佛學思想史稿》巴蜀書社 1989 年 2.李向平 《救世與救心》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3.釋東初 《中國佛教近代史》東初出版社 1992 年 4.江燦騰 《人間淨土的追尋——中國近世佛教思想研究》稻香出版社 1988 年 5.江燦騰 《中國近代佛教思想的諍辯與發展》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1998 年 6.何建明 《佛法觀念的近代調適》花城出版社 1998 年 7.張如倫著《現代中國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第一版 |
—————
BCS Class 2006 BA (Chinese Buddhism) (2010/2011)/新加坡佛学院2006级中文佛学学士课程(2010/2011)
《佛教与教育》教學計劃
课程名称 | 112 441 Buddhism and Education / 佛教与教育 |
上课时间 | 每週四下午2:00~4:05万佛塔3楼 |
学 分 数 | 2 |
任课老师 | 张兰石 |
Textbook | Ken Robinson、Lou Aronica原著,謝凱蒂 譯,2009:《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 –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ISBN:9789862163511。 |
Evaluation | |
Office hours : | |
Course Description |
本课程从教育学的观点简介现代佛学院教育以及佛教所兴办的世俗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并从佛法的观点反省当今社会的教育方法,最后介绍现代的启发式身心灵教育。 |
Teaching Method |
本課程以講授為主,結合適當的課堂討論。 |
日期 | 上课内容 | 教材 |
【總論】 | ||
【1】9月2日 緒論:传统的佛教教育 學時分配:(2 課時) |
婆羅門教的文化傳承。 印度奧義書中的教學形態。 沙門思潮。 |
閱讀書目 |
【2】9月9日 近代的佛学院 學時分配:2 課時。 0 |
楊仁山的佛學教育。 支那內學院。 閩南佛學院。 |
|
【3】9月16日 近代佛教机构兴办的世俗学校 學時分配:2 課時。 |
Pataraporn Sirikanchana, ‘Buddhism and Education— The Thai Experience’. |
|
【4】9月23日 由佛法看教育,由教育学看佛法。 學時分配:2 課時 |
現在教育的盲點反思。 |
|
【第一部份】 | ||
【5】9月30日 |
所有人都身懷獨特的天賦與熱情, |
《讓天賦自由》第一章 |
【6】10月7日 一定有屬於你的才華 學時分配:2 課時。 |
個人才華可以有很多種展現方式, |
《讓天賦自由》第二章 |
【7】10月14日 誰都能飛 學時分配:2 課時 |
想像力在人類生命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
《讓天賦自由》第三章 |
【8】10月21日 忘我的境界 學時分配:1 課時 |
你或許也曾體會到自己「消失」在某個經驗中。 |
《讓天賦自由》第四章 |
【第二部份】 | ||
【9】10月28日 尋找讓你看見自己的伙伴 學時分配:2 課時 |
狄倫前往紐約尋找志趣相投的人,其實是尋找他自己。 |
《讓天賦自由》第五章 |
【第三部份】 | ||
【10】11月4日 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學時分配:2 課時 |
為了到達天命狀態,有時必須想方設法排除頑強的限制因素; |
《讓天賦自由》第六章 |
【第四部份】 | ||
【11】11月11日 幸運來自你的態度 學時分配:2 課時 |
「幸運」的人找到熱情,也有機會實際去追求熱情; |
《讓天賦自由》第七章 |
【12】11月18日 辨認生命中的良師 學時分配:2 課時 |
良師在你的生命裡占據特殊地位,對你有個人的意義, |
《讓天賦自由》第八章 |
【13】11月25日 人生永遠不嫌遲 學時分配:2 課時 |
人類的生命應是一個不停循環的整體, |
《讓天賦自由》第九章 |
【第五部份】 | ||
【14】12月2日 當興趣不能餬口時 學時分配:2 課時 |
為了找到天命歸屬,你不見得必須丟開一切,砸下每一天的每一分鐘。 |
《讓天賦自由》第十章 |
【15】12月9日 學校的好成績不等於人生的好成績 學時分配:2 課時 |
教育體系其實不需要改革,他們需要的是轉型。 |
《讓天賦自由》第十一章 |
【16】12月16日 全體人類都必須活出天命 學時分配:2 課時 |
如果我們能發現自己的天命, |
《讓天賦自由》后记 |
【16】12月23日 复习 學時分配:2 課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