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四層四階證悟次第:原型、性起、轉依、觀音
四層四階的證悟次第與自發方法,如下。
●Ω0四階原型—-靈的相契(使宗教生活契入自心緣起):
在信願感應中,實際擴展感官境界。其中,佛教在此次第的主要法門,是人天乘—-Ω4:以世俗諸位格實踐「愛,倫常」。
●Ω0*1 性起四階—-心念淨化(使知性空):
練習用心念來影響「共主觀」(Image與音流),在「共主觀」的流轉、控制中,體會靈心的緣起空性。
此階段的主要以「觀心光」為基礎。竺法護譯於西晉國的《修行道地經》透露了「觀心光」法門:
「其修行者,假使睡眠,當念無常不久趣死,想於眾苦生死之惱。……夜觀星宿以自禦心,棄捐懈怠不思臥寐。……
想欲見明,雖心中冥,思惟三光,令內外明。於是頌曰:
當念生死苦,觀罪覩四方,
省視外光影,內心求照明,
滅壞睡眠冥,若日消除闇,
如是雖閉目,所見踰開者。
其修行者,常思見明,晝夜無異。
分別大小是非所趣,遠行普學無所不博,
思惟如是,則得道眼。」
(修行道地經.三.天眼見始終品,T15n606:200a27~b9)
上引文中,「三光」,指日月星,又指色界二禪之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省視外光影 內心求照明」與「常思見明 晝夜無異」,便是內觀心光。「分別大小是非所趣」是深觀事物的緣起,瞭解因果所趣向。「遠行普學無所不博」,即是逐漸證得了能從「心光法界藏」中獲得知識的能力。「道眼」就是作為證悟之因(而不只是神通遊戲)的「天眼明」。
由是漸得天眼明,便可以之深觀緣起,趣向漏盡明。
靈性修持,由「性起四階」開始,都須要「具足蜷隱靈識菩提心(kuṇḍalinī bodhicitta;赤白菩提心;軍荼利菩提心)的暇滿人身」。所以,Ω由1至9,乃是提升「官能」臻至「唯心」之道。性起正法的靈修方法,始於眾生凡夫個人生命中最具主體性的心念大腦(=後天之「火」),而非客體性的身根腺體(=後天之「水」);先斷念轉依於玄關祖竅(腦中心)以煉化出「真水」(天心月液甘露激素),才能點燃「先天真火」喚醒「蜷隱靈識」而契入Ω1~9性起進化之道。
「腎元」屬水,其中蘊涵「持命靈識」,靈識能生能量(陽),故為「坎」卦;「心腦」屬火,此心內攝「天心甘露」,甘露是佛經神話中造就宇宙的真水,是造就身境之激素(陰),此即離卦。(見[2.1.0 《易》解「坎:驗方咒傳 救贖異化 官能神瑜伽原型體系」],[2.1.2.0. 「官能神原型」基本定義],[2.9.0 《易》解「離:僧伽誦傳 性起異化 大幻化祭禮原型體系」])
圖表 6‑20 「離-坎」、「真水-真火」與「心-身」
╲ ╱
╲ ╱
╲ ╱
主體心念 ╲ ╱ 客體身物
離卦為徵 ╲ ╱ 坎卦為徵
至極則為真水→●╳◎←至極則為真火
是為天心甘露 ╱ ╲ 是為蜷隱靈識
╱ ╲
╱ ╲
╱ ╲
╱ ╲
心腦,當斷虛火念念相續,以善用真水,脫胎換骨何難?腎元,當節濁精,以揚真火,出神入化憑之。
禪定性起時,額間綻放的「斷念性起白光明心」(屬於後天真火持命靈識),熔出「念火(離卦)凝練腦中真水」(屬於後天真水),真水下潤「命門真火持命靈識」(後天真火)從而喚醒「(身界無盡所攝)蜷隱靈識金光明心」(先天真火),金光補強此生後天真火之虧損(已漸熄漸死漸沉眠者),且金光將再熔出更多更精妙之「真水」(天心甘露)而開發身中新進化出的「持命靈識所持諸身脈輪」(真火+真水=生命)。自身之「蜷隱靈識」坎中真火(官能神原型,獨立主體)與靈性上師(救贖體系,共成主體)之「天心甘露」(功過業原型,共同客體)同時證得,「蜷隱靈識」愈覺醒而「天心甘露」愈降臨,兩者交會合一而成就「心物統一場」且進化脈輪,是「坎離交」,是「水火既濟」,是「抽坎填離」,是「Ω由1至9提升官能臻至唯心之道」。「持命靈識」「蜷隱靈識」這兩類在禪修中顯起的主體,都是「自我執念心」之外的,都不是「念念相續」的;這「心空念斷」之後「萬法靈明共相感應」而顯起的兩大類主體,既「開啟心物統一場」且「產生光明大樂,開發脈輪」,是真正增上的「靈性起心」。
「完整的修行」須以「暇滿人身」為要件。若今生不修此「Ω由1至9提升官能臻至唯心之道」而往生諸天淨土,則來生亦當來轉世修習。理由便是:
0. 共成身界之「多」:
眾生之間,必須共成身界(物質身界),才能互動、傳法,一一個別證悟「共主體」。
1. 會聚「蜷隱靈識」:
須有人身,才能會聚(物質身界之)「蜷隱靈識」而持命,才能更進一步喚醒「蜷隱靈識」。
2. 提煉「天心甘露」:
在「蜷隱靈識」開發人身之靈體脈輪的同時,須有「頂輪之天心甘露」(松果體之分泌)才能成就進化之身,才能於一身中證悟眾生共主體。蜷隱靈識之真火,須加上頂輪子時之真水,才能互生運化,才能完成瑜伽士心身的進化。(附子齋戒、練氣、斷大幻化相續之念,是進陽火、退陰符,須再加上子時大眠才能以松果體的真水來新生進化身。)
3. 共成身界之「一」:
一「世界」,乃是其中眾生所共成之「一大緣起」。所以:在世間,一切眾生身,共成「愛,倫常」這「真理」。眾生你我,由此世間身中之「靈體脈輪」,才能夠證悟愛倫常原型(眾生共成客體)所成就之「毗盧遮那脈輪身」。
綜合上述,可知「性起(靈性起心)法門」之正行:
於「靈性起『唯光明』心」中(激活松果體而證得淨智心光),存念、加持、匯入、融合脊椎末端網珠星漩卍字Ketu(喚醒蜷隱靈識拙火大圓金光心),此便能靈性整合(坎離交,性命圓,心佛眾生合)而證悟真正具有大悲智的「共主體」。
(關於性起正法禪修中的光明境界,見[6.7.5 因地的明體]。)
性起唯光而忘身,則心腎坎離交填而既濟,而蜷隱靈識漸明為金光,成就禪人身;觀音感應而破我,則蜷隱靈識轉諸脈輪,而共主體起心,證悟普賢身。
●Ω01*2 轉依四階—-身境活化(攝集心念):
用證悟道所決定的身境,來統一心念,攝持目標。練習ESP與PK。以聖像來統攝心念,控制Image的流轉(對不潔境界打Mark);以界光來統攝心念,貫串夢境;以聖音來統攝心念,控制音流的流轉(聆聽心笛);以脈輪(cakraṃ)來統攝心念,控制氣的流轉,完成氣脈的轉化中(由曲變直)。
●Ω012*3 觀音四階—-界的整合:
發揮生命的本質──創造,生起新身境、幻身。讓水月圓澈,自然開展生命──愛與慈悲,圓澈夢中事、三昧海印、毗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