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履踐於無分別智的慈心本願,讓心底有蓮般出淤泥而清淨無染的氣、光景、圓相自發地演化,是超然覺醒於蓮池之外,而不是閉眼睛垂耳朵冷漠無情。
「捨念清淨」,是根本禪(dhyana-maula)。
其中,「捨」,
不是在機械性制約、控制下,捨離現實、捨離覺知;
而是要捨離虛妄分別心的投射、控制、干擾,澄澈地靈性起心。[氣->光景->圓相->乾坤復逅]這樣的演化方向,便是捨。
佛陀所說的「捨」,原文是upeksaa。接頭詞upa,是接近,不是遠離;√iksaa是觀察考量,不是無知無覺。
修行人在修持禪觀時 , 如何「捨念清淨」 ?他說:「近觀」其「所緣」。「所緣」是你的觀察考量或信仰、禱告、感應的對象。「近觀」,是息諸戲論(捨離對立性之兩極情緒干擾投射)的澄澈覺觀。多「近」?越過時空與主客的隔歷,「近」到沒一點障眼之法,直接觀到「真如」(《華嚴》所謂「入法界」)。——不論「所緣」是佛是神是壇城,近觀,則盡「真如」。
根本禪「捨念清淨」的真意
作者: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