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时若有行星相应了金牛座,单单生活中某个惯性的打破,就足以构成【开悟】的因缘。這孩子就是这样。
葛蘭汀發現自己對於圖像特別有心得,例如高中幾年對於「門」與「通過那扇門」的執迷,讓她的內心與世界有了聯結。這是來自約翰福音的暗示:「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自閉症患者較無抽象思考能力,以致她傻傻的一直在尋找這扇「門」,有一天,終於鼓起勇氣走進學校加蓋中大樓的門,攀上頂樓,發現一個小瞭望室,從三扇大窗戶望出來,可以俯視群山: 我坐在一個大窗的窗邊,看著月亮從山脊後面升起,與天上的星辰會合。我內心充滿一種被釋放的解脫感。好幾個月來,我第一次覺得有安全感,對將來充滿希望。我被大愛與喜樂充滿。我找到了!通往天堂之門!我腦中亂飄的思緒,現在似乎有了意義。多年後,葛蘭汀終於了解「門」只是個視覺的象徵。
這孩子有自闭譜系障礙,他是类似上述故事的典型。其实不只是所谓自闭儿才有这样的“开悟”,你我何尝不是?纯净心灵恰能照见本真。 独子现在快四岁了,数学不错,但过半的精神都在数字里面,例如过生日或圣诞节时你追问他【今天开心不?】他或者不回应,或者就兴奋、欢畅地超大声喊出:seventy-one。哈哈,常常没人懂什么意思。
天天看着他就开心,像是天使一样纯真的心智能量。父母也因他有对生命有不一样的认识。 自闭症是人类种族对自己最彻底的解放。天天带他出去玩,呵呵!57男人天天跟幼儿玩耍的不多啦。
一天一早七点多儿子与我已经在爬太平洋公园的三层楼高的溜滑梯。下午又去玩波波池玩很久。
儿子是遗传父母的,父親在小学毕业前都被视为呆子,而且被以为是哑巴。人类所有智能都是可以透过后天的兴趣而养成的,父親的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都是蛮大之后才一直进展的,到了大学时还在进展(自己有兴趣进展),不知不觉不仅学了静坐、气功等等,接受台大医院(台湾最权威的医学机构)测试魏氏成人智力测验还变成154的智商,这同一个人在儿童时期被视为呆子。这里面是丹道的修行原理。 家父在我幼儿时期就练习丹道,他是基督徒,我(主要)是佛教徒,但父子的传承是丹道。 以丹道来看人生,就会很超脱又很能【拿下】。 例如练习气功,
我练习的是自发功,每一个动作都自发而被实现,所谓的【练习】是什么?不是【练习怎么动】!而是练习怎么不去干扰,怎么不去诱导。不要压抑,也不要助长(诱导),这才是【练习】。 父親狭义的练习,已经30年,广义的那是50年了。非常推荐这种练习,不需要经典,不需要师父,不需要任何权威,不需要任何信仰,不助长依赖与迷信自欺。 夫妻俩自己带這孩子,沒了,沒其他能幫上忙的人。父母天天从早到晚与他玩耍。祖父母都已经寿终正寝,外公也已经走了,外婆还得留在深圳照顾她父亲。家里还有一狗三猫陪他
期待见证他长大的历程,充满未知的。嗯嗯,我也很令人期待,现在每个老师都说他比较起同龄孩子是特别幼稚却也特别可爱。都四岁了还整天要爸爸抱。
今天陪他玩【父子比赛青蛙跳】,后来我的脚掌与手掌都痛了,就跟他说爸爸脚痛不能玩了。但他还是一直说:爸爸跳!爸爸跳!我就一直跟他解释(重复解释十数次,他还是一直要爸爸跳),一再重复解释(而不是利用别的有趣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的目的是让他感受到“别人可能有与他不同的感受。”这过程真有点辛苦。但辛苦是值得的,因为这方面他还需要慢慢进步。
他三岁以前会显得很有感情却非常缺同理心,但现在大约四岁了(再一个月),同理心开始萌芽了。当然,比起同龄孩子还是弱了点,但我知道他会一直继续成长,最后的同理心非但不比他人弱,还可能比他人更强。因为,咱说过,人的智能都是可以培养的,关键不是有没有天赋,而是有没有培养的自发性意愿。这孩子很重感情,所以,他会一直有意愿去培养自己的【同情共感的能力】,这已经可以看到了。他会与他爸爸一样,他爸爸(me)对人充满兴趣,我自发地很喜欢去观察他,去理解他,常常躲在幼儿园的窗下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观察他,很自然、自发会去体会他的感受。我也是很自然、自发去体会了你的感受,所以觉得你没有必要自己纠结【是否会误了他】【是否会不对等而亏了自己】,这些都是很傻也很虚妄的内耗。
有时确实是很辛苦啦,但我都视为类似【一个工程】,辛苦会导致成就感。 他媽媽負責晚上陪他睡覺,這多年來是最大的工程。因此,他媽媽在白天精神不好,就我儘量在工作之外多陪他玩。自閉症兒童需要更多互動來增長腦神經迴路,我是儘量分工而充滿他的24小時,讓他總是開心,開心,才能吸引他走出他的數字世界。他很恐怖的,可以用雙手非常高速從1比劃到100,以他獨創的手勢,是巧妙地用指頭扭出阿拉伯數字的形狀。非常高速,完全看不清手勢,視覺殘影。類似手語,高速手語。
他興趣範圍比一般人狹窄很多,而專注力也隨之遠高於一般人。他父親已經是這樣,他還更嚴重。他父親会常在他身上照见自己,always—-現在才知道童年為何總有不認識的大朋友小朋友們要揍他,哈哈。
昨天带他去玩【波波池】,遇到一对兄妹(6岁与5岁),玩得很high,尤其两个男生之间很high(我儿子就是像机器人一样模仿那男孩:例如,那男孩笑,我儿子就跟着开怀大笑;那男孩开心得叫得大声点,我儿子就震天大叫);那男孩開心叫“妹妹來找我”,象程就立刻開心叫“妹妹來找我”。事后,我灵机一动,问孩子:【你比较喜欢那个哥哥,还是那个姐姐?】他果然回答是姐姐,你猜为何?因为她也是自闭症儿童,他们之间有感应。我那当下是感动得不行。張蘭石: 那个女孩特别灵秀,是花莲阿美族原住民(以美丽闻名,类似大陆的维吾尔族人),但沉默,动作迟疑,单单一个用波波球把我儿子埋起来的动作,她想作却迟疑了好久,她也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这样的人,在生命经验中就会变得迟疑、胆小。但是没有关系,我儿子在内在能感受到她,还是很喜欢她。 那个女孩两手拿起了两颗波波球,很想放在我儿子的脸上(他们三人玩着把自己埋进球堆里的游戏),但非常迟疑,动作向前一点点又后退一点点。。。。后来他爸爸才告诉我,女儿是自闭症,我就跟他说我儿子也是,呵呵,本来想跟他加个微信,让他们常常一起玩。他们家走得匆忙,我没来得及开口。
ASD孩子中有一部分是模仿得很搞笑、很好玩~
今晨七点就带小孩出门(家在台湾的东华大学,距离花莲市区大概相当于漳州市区到客运码头)去市区的最大公园玩,刚刚回来家里。这几天也还是很多“奇怪”的表现,例如昨天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撒娇闹脾气,闹得不可开交,坚持要去玩“波波池”(但那时候实在没有“波波池”可去玩),可能我预设他听不懂道理,都不骂他,他闹得愈来愈厉害,结果他妈妈来了很凶地教训他,我几乎要受不了了,孩子竟然就真的听懂了,不闹了。实在很晕。竟然听得懂道理??…….平时是【不去理解】而不是【理解不了】?可能不是听懂了道理,而是在情绪上有所互动了?对!基于长期相处的直觉,是他听不懂。应该是情绪上的互动,就是怕他妈妈凶。
他的社会性理解力确实还不行。数理理解力强,却太不能善解人意。 確實我是很寵孩子,從他出生以來從沒讓他多哭幾分鐘,總是盡力最迅速地去滿足他,很可能這導致或助長了他的任性。
在經歷半輩子的孤獨或霸凌後,早已社會化,早已學會了應對,學會用別人的感情來活。小學畢業前走不出自己的「領域」,有愛心、同情心,卻不從別人的角度感受,只從自己角度感受。現在的神經系統硬件還是asd的,但軟件已經升級為能夠用別人的角度與觀點。神經系統與常人真的不同,任何時候,只要有人在面前哪怕只是雞毛蒜皮一點點小傷,自己脊椎底部就會放電一酸,難受。這個一定可以用腦波之類的量測出。有時候會很氣自己這樣子,常常,例如,若有人在眼前某處稍微扭到腳,或有些小小危險,就會瞬間啊一聲叫出來,於是自己成了最糗的,或者被白眼。
後來才知道,自己那種能夠花比別人多好幾倍時間去學一件事的特質,也是一種天賦呢!少時一直很納悶,同學都看起來比我聰明,為什麼就是不願意努力?後來知道了,他們沒有辦法收心。
隨著愈來愈用心修論文,asd愈來愈明顯,今天又對小事情發了脾氣,顯示了抑鬱depression。知道了asd所引發的depression的特徵是心累得隔斷了回應能量。我看到了你的留言,腦子裏面一個角落在回應,但始終累得無法利用這整個腦子產生語言,除非到了這一覺醒來的凌晨,睡眠中經歷了生死陰陽一整個輪迴而醒來的能量才夠突破asd的depression。亞斯伯格看起來精明卻活得驚人地片面而迷糊,所以前面受盡與社會的衝撞痛苦傷痕纍纍卻不曾在內在世界中抑鬱,直到他年紀大了終於看破溝通互動的可能,看破外在世界,他的內在也終於分裂了,有了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