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0. 基於直觀實證的類比思維

基於直觀實證的類比思維

上古仙人,感應萬物,悟象數理原型(共成主體)而以之為心,得而有術能諧和萬事萬物。故說: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Ω8古仙醫(古禪人、古仙人、密宗瑜伽士所傳承之醫方明)有四個特徵:
0. 基於直觀實證的類比思維。1. 一以扶陽。2. 身煉心覺。3. 全觀陰陽。

艮卦「象數理十十原型體系\Ω8古仙醫」,支持了東亞、南亞傳統醫學的類比智慧,(p.s.)流出《黃帝內經》的診斷學、病理學,《神農本草經》的藥物學、《難經》針灸學、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處方學。—-這東北艮卦的象數理(陰陽五行)醫學,雖是藉東亞泛漢字流通地區的「震卦(善能匯積伏藏各方知識)\如來藏性起」之力才得以傳承,但也在泛漢流通區專制陰霾下因為缺乏靈修傳承、不再實證全觀深觀、流於唯物思辨,徒然以訛傳訛穿鑿附會而變調為假大空的漢醫。(見[2.3.0 《易》解「震:經書證傳 十十異化 如來藏性起原型體系」], 參見[2.8.0 《易》解「艮:術士訣傳 天命異化 象數理十十原型體系」]。)

p.s.:清代經學家廖平(1852~1932)曾將詩經、易經、內經三者反復印證而指出:內經的理論本於易經,而易經之數理又取則於河洛。

古仙醫對藥性、療效的判斷,是基於對個體情況的直觀實證。(p.s.) 因此發現:談論任何一種藥材的藥性是無意義的,因為藥性因人而異;愈是能涵蓋較多人的藥,就愈是味單力偏。能涵蓋所有陽虛症候群的藥,就是附子。後世漢醫,卻流於唯物專制的思辨、附會,企圖建立囊括對一切人的巨細靡遺醫理。Ω8古仙醫,是基於直觀實證;庸俗漢醫,基於大眾附會迷信。古仙醫者,真參實證;漢醫庸俗,附會古書。看了易經,照常遺精;心靈華嚴,回陽攝陰。

p.s.: 修道人,要學會感知身體的需要。根據直觀實證:陽虛之人,若生冷涼飲,會更使虛陽浮越。若一喝,就流汗,就不對了。這表示陽氣不足以運化陰液,陽氣破散、虛陽浮越,毛孔大開,汗門無力,收斂不住汗水,汗後体温立刻下降。這時,當攝心煉氣,而非大喝冷飲。這註定是少數靈修者才能這麼細膩認真地自我觀察的,大眾,在喝水喝飲料時,很少觀察自身的變化。
哪個真的修煉拙火的人會常吃水果?修煉拙火的人,是攝集心氣、引火歸元而卸除體熱。或從外面卸除體熱,不是從腹內。—-很熱時,就在瀑布下面心靜自然涼,或者坐在雪中蒸乾濕氣,但不會盲目吃水果。若要不死,腸中無滓。齋食,就要少食,吃就要吃高營養的,糌粑、松子、小棗。一切水果,是爲了給動物吃才長的嗎?你說!不是的。是爲了繁殖。如何繁殖?如果你腸道很有力,陽氣很足,就會把它的種子消化光光,它怎麼繁殖?一切水果,都有一種能力,就是借由寒涼之性,暫時耗掉你的陽氣,讓你的腸子無法傷害種子,最好能把你體內攝取的養分給挖出了,一起變成糞便排出,這樣,它的種子不但不死,而且搶走了你體內的養分。所以:熱證的人,要多吃水果;偏向寒涼的體質,不宜多吃水果。很多人,有一種邪見:喝水才能排毒,吃水果才夠營養。—這是唯物主義的觀念。古修道人,都不太吃水果,更別說大啖葷腥。尼泊爾小活佛,基本上啥也沒吃。西藏的拙火瑜伽士、閉關者,只吃糌粑。

直觀實證,就不可能是大眾化的;仙醫能洞悉漢醫的盲點,故不隨俗迷信附會。例如:服用漢方四物八珍之類藥材之後,雖然血氣旺盛,但若打坐便可能發現拙火減弱。這表示:元炁(持命靈識)被調用了。長期而言,這反而不利於修行。漢醫千古以來,不事修行打坐,對脈輪是外行的。絕大多數的漢藥,都是偉哥的原理,只是激發身中殘餘元炁(持命靈能)去滿足身體的世俗活動,不是扶助持命靈能的會聚復蘇(引火歸元)而喚醒蜷隱靈能(以重振持命靈能,發展更進化之身命)。

禪人古仙醫,以心為出發點,即身修心、證悟唯心(=唯一法界性起心=靈性起心)。(p.s.)

p.s.: 唯有「專意悟心」,才是「性起正法」;雜亂地在意「外在助緣」,正是世俗眾生之所以未出輪迴的原因。會「爲了修行而執著水晶等等外物輔助」的人,就早晚會「爲了修行而害生食肉」,因為,他們都是一樣的「捨本逐末」。

古仙人、禪人、密宗瑜伽士,傳承著古仙四醫方:
0. 靈應生息:激發自癒潛能以極微針砭藥物干支信息如當今順勢療法(Homeopathy)。
1. 心餌藥齋:慈心少食以一味藥食為餌引發心氣慈力靈性起心。
2. 身迴丹青:尿療藉腎採捕天心月液,真火真水相合重塑心身。
3. 界外還丹:硫餌螯合排毒易筋洗髓還原自癒化解陰實。(p.s.)

p.s.: 當「持命靈識」一分迷散於「大幻化法界」,便是一分的「陽虛」,「陽虛」便「陰實」,此時臟器便受重金屬、結石、贅瘤所負。此後,即使靈性起心、臨光觀音、激發蜷隱靈識,亦難充補「持命靈識」之一分迷散,因「陰實」難除。若一昧以外科手術去除結石、贅瘤或以螯合治療去除重金屬,「陰實」仍將因「陽虛」而迅速復發。
簡言之:
在持命靈識沉眠而暫時「陽虛」時,臟器便會迅速落入贅瘤、痰濕、結石、重金屬污染與有機聚合物污染而「陰實」,一旦如此,「陽虛」便不可逆。這便頓陷真性「陽虛」。
治療之道:
必須在「以真火補靈識」(靈性起心,臨光觀音,激發蜷隱靈識)且「以真水補臟器」(透過子夜沉眠與古仙第一二醫方)狀態下,以古仙第四醫方去除「陰實」,才可能根治「陽虛」、恢復健康。–這便是「界外還丹」。

古仙四醫方,能因應當代人類一系列文明病(見[2.8.5.9 全觀陰陽—五行陰陽虛實]所述「陽虛三因」)。

漢醫,把古仙醫的這四類藥方都視為荒謬毒物,例如新加坡漢醫是禁止使用附子的。漢醫是大眾信仰,能理解辟穀餌齋嗎?懂任督三脈七輪嗎?因為漢醫在本質上就是大眾的創造,當然比較適合大眾;大眾沒有工夫去仔細分辨長久的利弊,不關心元炁損失,只關心表面健康(強壯,膚好…),所以,不與仙醫相應。心餌藥齋,在世俗漢醫看來是嚴苛偏頗而傷身的。界外還丹,排除胎毒,是漢醫聞所未聞的,配合性起而明確地排除鉛毒根治陽虛。(p.s.)丹青水,是最佳尿療法,操作不當極易致病,故而難行。密宗傳承,早就珍用大小香了;漢醫卻譏彼為蠻族異行,直到近代才有日本人發現尿療法。

p.s.: 鉛毒進程是:「脾虛->肝虛->腎虛」。「鉛毒進程」,往往被視為「自然老化」而苟且不治,如今甚至是一整個世代集體中毒而不知。在大眾都墮入鉛毒陽虛體質的時代,人們並不自知,於是現代漢醫師們尚沿用對治古代病的古代藥方,自欺欺人。
「鉛毒進程」的第一步,脾虛,會出現腸胃道問題,如消化不良、脹氣、胃食道逆流、口臭、糞臭、便秘、痔瘡等,皮膚會油膩長痘,身體容易水腫、發胖。這表示毒素剛剛開始影響到腸胃道,腸胃道慢性發炎,腸胃道的障壁開始受到破壞,將出現腸漏症候群。
若出現「脾虛證」卻沒有積極排毒,任由毒素繼續侵害身體,就會導向「肝虛」。
「肝虛」是因為腸障壁受到破壞後,毒素、大分子等物質滲漏到血液,引起免疫系統的紊亂。癥狀是慢性疲倦、口乾舌燥、心煩失眠、頭痛肩僵、免疫力下降、火氣大、眼澀發紅、情緒不穩,容易產生過敏反應—食物過敏、蕁麻疹,自體免疫疾病發作(如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皮膚乾燥枯黃生斑。此階段,若未積極護肝解毒,便導致「腎虛」。
「腎虛」是由於長期的毒素侵害與免疫系統的慢性發炎反應,全身細胞、腺體真陰都受到傷害,控制細胞功能的DNA開始突變,開始出現取代免疫力的細胞老化、陰實腫瘤與癌變、退化癡呆症等。

四類古仙醫方,各各有效,都是重要配角;老實打坐,靈性起心,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