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上课内容 |
教材 |
|
【心 理 学 导 论】 |
|
【1】3.11 |
心理学SOR模式
心理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体
观念的演变 |
课本
第一章 |
【2】3.18 |
西方心理学史简述: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
现代心理学的萌芽 心理学流派:19世纪50年代及以后
哲学和生理学融入现代心理学 心理学的早期发展:各学派的早期研究
结构主义、机能主义、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对行为而非心理过程的研究 |
课本
第一章 |
【3】3.25 |
20世纪心理学流派的演变:
从联想主义到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关于强化和消退的研究
格式塔式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认知主义:重新回到心理活动的研究上来
前沿领域:生物心理学——对心身研究的重新统一
心理动力学:人类的有意识的行为只是冰山一角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相关研究:探究心理学在公众中的形象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与社会行为 |
课本
第一章 |
|
【心理学研究方法】 |
|
【4】4.1 |
科学成果的特征: 科学成果具有可验证性 科学成果具有大众公开性
科学成果具有累积性 错误的科学观
问题的陈述与解决 确立问题 描述问题
提出假设 制定问题解决的策略
问题解决的监控和评价 科学研究的目的
科学 描述 与 科学 解释 科学 预测与实验 控制 |
课本
第二章 |
【5】4.8 |
心理研究方法: 自然观察法 个案研究法
测验法、问卷法和调查法 实验法 |
课本
第二章 |
【6】4.15 |
心理学研究中的因果推论 控制实验设计
研究数据的评估与分析 准实验设计 相关设计
对心理学研究的批判性思考 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科学研究中的欺骗 生理与心理上的伤害
动物研究中的问题 研究的保密原则
相关研究:从早期科学研究所犯错误中获得的启迪 |
课本
第二章 |
|
【心理学的重要课题】 |
|
【7】4.22 |
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感觉和知觉 |
课本第
三、四章 |
【8】4.29 |
意识 学习
记忆
语言和思维 智力 生理和认识的发展 |
课本第
五-十章 |
【9】5.13 |
社会发展 动机与情绪
社会心理学:个体的视角
社会心理学:人际和群体的视角
人格理论 |
课本第
十一-
十五章 |
【10】5.20 |
变态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
课本第
十六-
十八章 |
5.6 |
复习与预习(本周不上课) |
|
|
【宗教心理学、荣格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
|
【11】5.27 |
宗教心理学简介 基督教皈依经验与转易经验
宗教心理学的历史 |
课本第一章
与另发讲义 |
【12】6.3 |
心理异常及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学介绍 荣格分析心理学介绍 |
课本第一章
与另发讲义 |
|
【佛 教 的 心 理 学】 |
|
【13】6.10 |
佛教密宗曼荼罗
马斯洛的自我超越、高峰经验、高原经验
荣格的自性实现、原型。 |
另发讲义 |
【14】6.17 |
Ken Wilber 整合学
身心的层次 |
另发讲义 |
【15】6.24 |
五蕴心理学 楞严经 禅修中的五阴区宇
阿含经的相关开示 瑜伽师地论中的重要主题 |
另发讲义 |
【16】7.1 |
唯识学与禅修心理现象 梦境的层次
催眠 暗示 气功研究 印度教瑜伽经 |
另发讲义 |
【17】7.8 |
唯识学与禅修生理心理学研究
慧远与鸠摩罗设关於法身感应的讨论
现代心理学界对禅修者的实验研究 |
另发讲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