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層網頁: 181宗教,命理與超心理學 佛學與印度占星 ] [ 182生死学2005,佛學與人生 ] 183宗教学 世界文明史 ] 184環境社會學 應用寫作 ] 185佛教印度學 ] 186因明学2007课程 ] 187法华天台学 华严学 ] 188佛教心理学 ]
182生死学2005,佛學與人生

Back ] 回上層網頁 ] Next ]

Last Modified:2009/07/31










榮獲94年度教育局評鑑 特優獎

【以下网页转自http://www.zscc.tp.edu.tw/class%20&%20teach/93-2/class/A%20-human%20science.htm#A25
 

人 文 科 學
HUMAN SCIENCE

 生死學

課程編號A25
授課講師張蘭石
課程時間星期二  PM19:00-21:30
講師學歷台大造船工程學 學士、碩士,玄奘宗教學院教學碩士,北大宗教學博士。
講師經歷中華超心理學會理事長 、中國福州大學社會系專任副教授、新加坡新加坡佛學院專任助理教授。曾獲花蓮文學獎評審獎。

課程理念當科學取代了宗教,讓人們能理性地瞭解生命,人與社會卻似乎更迷惘了。因為,人們的理性仍然無法洞悉生死的奧秘,無法放下恐懼與執著,於是在身心淤積著恐懼、執著所累積的壓力,喪失原有的自在、智慧、創造力、喜悅與愛。本課程以現代科學與傳統哲學來研究生死,破除根深蒂固的成見,呈現人類的終極關懷。

課程宗旨人們需有實際體悟與深刻智慧,才能洞悉最根本的迷惘──生死,膚淺的學問、逃避式的樂觀,面對死神時都是沒用的。因為人無法洞悉生死,無法放下執著,於是在身心中淤積了恐懼壓力,便喪失原有的自在、創造力、喜悅與愛。本課程以最新科學研究與佛學、神學來探究生死,破除成見,協助人們在生死中達成生命的圓滿。

教學方法根據每週主題,互動教學,深刻地分享、質疑,鼓勵提出生命中的難題;輔以參訪實習。

課程大綱(I):

週  次

課程主題

主講人

第1週

本課程基本認識

介紹教師自身體驗,並從中認識本課程的意義。學員相互認識

第2週

相關課程簡介

簡介生死學與其相關課程的歷史

第3週

生死迷惘與身心失諧

指出現代人普遍的身心毛病與生涯困境,常是對生死迷惘所導致

第4週

誕生的意義

由科學、中外哲學、神秘學、命理學四個角度,發現「生」的深意

第5週

生命之解謎

由“身心靈”與“宗教”,來認識生命之謎,並發現解謎之道

第6週

人生圓滿之道

由“身心靈整合學”來觀照自我的生涯,並發現盲點與正確方向

第7週

體悟典範;開發自性

藉心靈學與宗教學,體悟宗教中的“道”;每個人的自性,都蘊含一切人的靈性全息,實現典範,便能開發自我

第8週

論自殺

第9週

現代公民素養週

       (本週課程另行安排,學員可自由選讀,有出缺席紀錄)

第10週

超越年邁的恐懼

氣功科學。氣功養生法、心理導引法與人體自癒功能實習

第11週

超越癌病的恐懼

第12週

簡介臨終療護

第13週

死─靈魂世界?

(理性解析東西方對靈魂世界的描述,與介紹靈修的方法、效應與原理)

第14週

認識喪禮

第15週

宗教的人生觀

第16週

身心靈整合科學

第17週

照見迷信與奧秘

第18週

          

教學方式:授課、討論互動
推薦書目:
選課要求:
其他費用:

課程大綱(II)
第1週 共識於人生學員互動認識。談宗旨:由人生體驗來印證佛學,由佛學來重現人生格局。
第2週 科學與宗教生死迷惘與身心失諧:由實際研究指出現代人普遍的身心毛病與生涯困境,常是對生死迷惘所導致。
第3週 由史實洞見本質誕生的意義:由科學、中外哲學、神秘學、命理學四個角度,發現「生」的深意。
第4週 "中觀"與"唯識":「死後的世界」(1):由超心理學資料,研究瀕死經驗(NDEs)。
第5週
認得佛法眾生相:「死後的世界」(2):由宗教角度,研究瀕死經驗。
第6週 成功人生典範生命之解謎: 由超心理學對身心靈的研究,來認識生命之謎,並發現解謎之道。
  第7週 禮是圓滿之鑰人生圓滿之道:由"身心靈界"來觀照自我的生涯,並發現盲點與正確方向。
第8週 華嚴經的圓融體悟典範:談近代智慧人物,如何在生命的無常生死中,圓滿生命。
第9週 期中交流茶會 現代公民素養學程研討
第10週 華嚴經導讀1:實現真我:藉華嚴哲學,體悟生命圓融之道;每個人的自性,都蘊含一切人的靈性全息,慈悲喜捨,便是實現真我。
第11週 華嚴經導讀2:論自殺:以各宗教、哲學家關於自殺的討論,及張蘭石〈在自殺公案的因緣檢視中呈現緣起倫理學〉為教材。
第12週 華嚴經導讀3:養生的積極意義:由氣功科學,談養生不只是治病強身、延年益壽,更是心靈的修養。
第13週 佛教超心理學超越癌病的恐懼:氣功養生法、心理導引法與人體自癒功能實習。
第14週
禪修 1 止觀禪悟:簡介臨終療護
第15週 禪修 2 障礙轉機:宗教智慧分享:從人間淨土到西方淨土。
第16週 禪修 3 各種方法:宗教智慧分享:如何在有生之年「莊嚴淨土」──淨化心靈土地
第17週 禪修 4 菩薩真言認識喪禮
第18週 期末成績評量暨教學成果展

 


榮獲94年度教育局評鑑 特優獎

【以下网页转自http://www.zscc.tp.edu.tw/class%20&%20teach/93-2/weekly%20classes.htm

講 師 介 紹 

類 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講    師

師 資 簡 歷

人文藝術

01

探索聰明的規律

米甘幹

教育部「社區大學創意教學示範觀摩教師」獎 得獎人、教育部「原住民文化教材」甲等獎 得獎人、社區大學第六屆全國研討會優良課程 得獎人

02

易經探索與應用

阮呂創義

阮呂仁傑

致理技術學院教務長

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

03

法國文化與法語

胡瑞雪

法國巴黎大學博士班(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新竹市文化局文化諮詢委員、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之國際事務研習營法國文化導覽主講

04

原住民族文化欣賞

米甘幹

教育部「社區大學創意教學示範觀摩教師」獎 得獎人、教育部「原住民文化教材」甲等獎 得獎人、社區大學第六屆全國研討會優良課程 得獎人

05

電影中的道德、非道德

高肖梅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畢業、任職國家電影資料館展覽組組長十五年、任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終身學習活動─喜閱書房系列課程六年、經常撰寫有關電影文字發表於報章雜誌

06

快速寫作與緩慢閱讀

馮  青

曾任報社、出版社、雜誌社編輯,企劃及主編等職,耕莘、師大、東海等寒暑假文學營現代課、小說、文學等講師,中部電台主持人,中部婦女新知理事長

07

歌劇及音樂劇賞析

馬任重

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大學聲樂組畢、英國KNIGHTSBRIDGE UNIVERSITY音樂碩士。

人目前任教於華岡藝術學校,仁愛國校.留歐12年,擅長英文,德文及義大利文、現從事音樂教學,其中包括:流行音樂教唱,古典聲樂,歌劇賞析,合唱團訓練,目前仍繼續歌唱表演,參予音樂會演唱

08

藝術欣賞與創作

石憶萍

美國紐約普拉特藝術研究所美術系碩士畢、曾任)國立美術館 推廣與展覽編審、中山大學 藝術概論 講師、社區大學 美術課程 講師、(現任)藝術教學與創作

09

悠遊台灣-品味人生

林  龍

大學企管系、台灣領團協會、桃園、新竹旅行公會、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專任講師、廣播名嘴、電視台特約專訪:八大~ 美人放電、新聞二手e、神鬼傳奇。超視~新聞挖挖哇、三立~黃金七秒半、民視~天天星期八…

10

自遊自在學德語;讀文化

高茹萍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北區辦公室主任

11

古文明建築與藝術遊

戴百宏

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曾任台南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兼任講師

彰化大葉大學視覺傳達系授課、現於中山、北投、文山、士林、中正、三重社區大學講師

12

台語閱讀吟詩與書寫

楊青矗

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計畫研究、專事台語語文與文學創作。

13

國際關係與現勢導論

吳巨盟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班(預計93.10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民進黨國際事務部副研究員、國際事務季刊執行編輯、國會助理

14

西洋古典建築

與台北史導覽

林  旺

日本京都美術學院、網路社大講師、文山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人文藝術

15

國民美術

劉秀美

畫家,國民美術推動者。永和、蘆荻、新竹、淡水社區大學講師。

16

日本文化巡禮與日語初階

陳倩文

日本國教育學碩士學位&目前擔任日文講師及特教老師

17

篆刻印章之美

尹之維

政戰學校藝術系畢業、文化大學美術研究所、個人曾發表著作有試檢論中國書法、試論八大山人與立體畫派在表現意念上的共通性、北投書法教育展望、篆刻藝術經驗談、學習書法經驗談等,書法篆刻師事吳平等先生,國畫師吳平、孫家勤等先生。

18

台灣自然手語入門

趙建民

美國Gallaudet University (高立德大學) 聽障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研究、中華民國啟聰協會手語通譯員培訓班講師 、台北市政府勞工局手語翻譯員培訓、鑑定測驗標準化研究小組委員、加拿大溫哥華學院美國手語暨聾人學系講師

19

日本舞踊

康齡文

鑽研日本舞踊12年,取得日本舞踊華山流師範(教師資格)

20

與文學談戀愛

楊  索

具有十五年新聞資歷,目前專事寫作與社會運動,並創辦網路通訊《小板凳》。原為中國時報資深記者,後來任職時報週刊副總主筆,在一年前離職。楊索沒有耀眼學歷,只是嗜愛閱讀書寫,終於走上做一個文人的不歸路。

21

日本舞踊研習基礎班

黃雪芳

實踐大學畢、台北市社區大學 、台北市運動中心日本舞踊研習班 專任講師、日本舞踊研習班 專任講師、萬吉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22

臺灣歌謠研習班

潘麗莉

世界民族歌手,民國78年新聞局「金鼎獎—唱片歌唱獎」得主。萬華社大,內湖社大,女青年會,社區歌謠研習班教師。

23

英語遊台灣

王及理

美國效力會基督書院、英國語文學系、科見美語美語老師、南加大美語學校

24

博物館文物之美

蔡耀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畢、立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

25

生死學

張蘭石

台大造船工程學碩士;玄奘宗教學院教學碩士;北大宗教學博士候選人、台灣超心理學會理事長

26

國際經典文化-茶道

涂國瑞

輔仁大學中文系畢、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第二屆理事長.陸羽茶藝中心茶道老師

27

懷念西洋老歌

楊懷諼

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系英語組畢


社區大學課程               佛學與人生           3月7日起 每周 四 7:00~9:50

授課講師張蘭石,台大造船工程學學士,碩士;宗教學碩士。北大哲學博士候選人。現任中華超心理學會理事長。
自幼隨父禪修,靈悟閱歷深廣,於多所院校開設心靈學講座。曾獲花蓮文學獎、廣欽佛學論文獎學金、慈濟佛學獎學金…

課程宗旨
我們常依感性來談宗教,而不知學"佛學"的必要。其實,佛學不只是一堆知識,更是心智成長的途徑!學佛,須有高度智性,以免落於妄想、浪費生命。
困境使人喪失喜樂、創造力,甚至喪失本能;若能有佛學導引,便能心眼洞開,自然湧現真愛,與活潑朝氣。當身心更健康,便能更樂觀地關懷社會,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教學方法
根據每週主題,互動教學,深刻地分享、質疑,鼓勵提出生命中的難題;輔以參訪實習。
課程大綱
第1週 佛學共識於人生學員互動認識。談宗旨:由人生體驗來印證佛學,由佛學來重現人生格局。
第2週 科學與宗教 由各種客觀角度看佛教,擴充對佛教內涵的了解。介紹科學所萃取的佛法。
第3週 由史實洞見本質由佛教史的辯證因應世俗──相應著各時空眾生而開展。
第4週 "中觀"與"唯識":由「中觀學」瞭解四諦、八正道與現實人生的實踐。由「唯識學」,瞭解禪修的原理。
第5週 認得佛法眾生相介紹漢傳各宗及藏傳佛教,由人生經驗來體悟其生命觀,宇宙觀。觀察台灣的宗教現況。
第6週 成功人生典範介紹佛法祖師龍樹、薩羅哈...等人格典範,穿透表象而體悟其自我實現之道。 第7週 禮是圓滿之鑰人們需要的佛法不僅是"經籍佛法",更是以真愛來傳承的智慧文化,因為圓滿之鑰,常是深藏在基因深處的,因為易被漠視,故保存於戒律與禮儀中…。學佛不能太理想化(偏空)。
第8週 華嚴經的圓融由“華嚴宗”的佛學架構,來瞭解生命,開展生命圓滿之「道」。
第9週 期中交流茶會 (邀請實修有成就者來訪。)
第10週 華嚴經導讀1:在“華嚴宗”的佛學架構中,讀入法界品。
第11週 華嚴經導讀2:在“華嚴宗”的佛學架構中,讀入法界品。
第12週 華嚴經導讀3:在“華嚴宗”的佛學架構中,讀十地品。
第13週 佛教超心理學由佛學的"中觀"與"唯識",談靈異神通的緣起意義。不惑(不妄想執著)而積極地應用超心理學。
第14週 禪修 1 止觀禪悟學習利用禪定來深觀事物的緣起,傾聽內在聲音,在「道」之中觀照生涯,發現“我”的盲點,從而找到當下「生命的意義」。
第15週 禪修 2 障礙轉機靜坐者的規範;說楞嚴經,說各種觀修法門,解說靜坐過程。
第16週 禪修 3 各種方法佛教經論修法,配合密宗(寶瓶氣,拙火,本尊觀,夢觀...),與科技輔助法。
第17週 禪修 4 菩薩真言直下承擔、不假心理投射的法門,詩人宗教:在當下發現自心「佛法」體悟自己的「菩薩真言」。
第18週 期末成績評量暨教學成果展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