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縣志──卷十八:寺觀──頁二──寶林禪寺█████████████
縣南卄四都黃雲山下,梁普通元年,傅大士依雙檮木結菴。大同六年(AD540),檀越
賈曇穎即此間開基建寺,名雙林佛殿,大士於寺前製兩鐵浮圖。或云野塘朱氏鑄
大士曾叱衣雙擣樹。有徐陵敕撰碑。
宋治平三年(1066),賜今額;大觀二年(1108),賜田十頃;宣和三年(1121)燬於寇。
紹興四年(AD1134),東陽賈剛足廷佐,首為鑄鏟建藏殿。住山僧標以來六傳,次第
致復完,凡為屋一千兩百餘間。
███宋楊傑詩:█████████████████████████████
██『山路崎嶇山頂平,兜羅雲向下方生,了知大士夢中夢,更去如來行處行。』█
████████★金華潘良貴記:█████████████████████
█有大比邱,其名行標,號曰慧炬。一日,過予,從容言曰:██████████
『雄雲黃山,是為蕭梁善慧大士修證道場,我以緣法,總徒二年兵火之餘,豈第慈祥
外護我法,考其姓裔,有大士宗,我將懇祈,丐其名銜,起勝妙因,為邦人倡。』
郡將聞已,愀然改容,顧謂標曰:
『方時孔難,民力困耗,吾護此方,如護元氣,不以毫髮,呼擾井閭。況此土木
不急之工,勞人費財,為役甚鉅,縱使彌勒即令示現,我猶持此力勸止之。』
標聞是語,逡巡(卻退;從容)而旋復見予言:事不諧矣。
予曰:『太守之職,承流宣化,奉法愛民,而外有為實非其貴,不若自信我法,
博募廣求,況師駐錫以來,道俗傾鄉,時節或至,咄嗟可成。』
標還黃雲山,大開法席,遍召檀那,而告之曰:
『永惟大士,誕毓此方,為瑞為祥,人天共仰。雙檮建寺,甲於叢林,自梁迄今,
餘六百載,流通祖道,代不乏人。宣和三年,盜起新定,不幸煨燼,一穟不存。
今歷歲時,堂無齋廚,粗成行列,讀茲殿址,瓦礪弗恰,妙相慈容,久無所宅,
爾等善友,忍坐眠邪?』
客聞標語,歡喜踴躍,於是退而各盡其力,大出金錢,合而記之,餘五十萬。
以紹興二年春,經始三年冬告成,其高八十餘尺,而廣倍其半,中委像設,莊嚴妙好,
外繚闌楯,雄麗靚深,如化人官,迥出空際,
里之士女、與旁州之人,奔走往來,作禮皆嘆曰:『耳目未嘗見聞』。
山林增輝,緇枘雲集,坐變榛莽為金碧區,未有成辦大緣如是之速者也。
蓋淨智妙圓,與吾如來本同一體;念起背覺,遂爾合塵,晨昏本明,輪轉不息。佛以
慈悲,哀憐覆護,於生死海,誓作津梁,感召之因,疾若桴鼓,此豈可以情量揣摩、筆舌
形容其萬一哉!標之為是役也,予最詳其本志,故樂為之記,且懼來者之隳其績也。
████復為說偈曰:████████████████████████████
█『罷精磨歲月,始克觀厥成,金錢與?糧,所費如山積,?俾凡賭聞,因緣得入道。█
█我昔禮大士,廣廈餘千間,何人持烈炬,一燎不存芥。今合檀施力,作新美踰初,█
█丁此時難為,為眾作依怙,咨爾方來者,增飭愛護之,使百千萬億,遊戲依雙林,█
█於龍華會中,永瞻妙微相。』████████████████████████
██████紹興六年二月日 左朝奉郎 直 龍圖閣管毫洲明道官 潘良貴撰██████
明崇禎戌辰間,里人丁同鑑,五十無嗣,夢羽士過之,蘭香滿室,豎一指以示覺,
而疑為大士。默祈得子,捐千金創殿會,龍祈山寺僧瑞霞行腳至此,里人舉為住持,
邑侯許公直屬 令募建,霞告同鑑,同鑑意欲損十之三,忽屋瓦墜擊茗甌,遂全書之。
甌復無恙,人皆喜捨,豎棟日,同鑑果生一子,因名宗蘭。
工未竟,霞逝,其徒慧宏續完之,同鑑後年七十,忽稱慧宏來省,齋沐書偈而化,
邑進士同楷為之記,已燬於山寇。
國朝康熙七年寺僧舜瞿募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