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 花蓮夙願

閩師大的歲月,美好,踏實。雖兩岸通勤,但絕對值得,更有父親故園的溫暖召喚。然而,1950父親在時代悲劇中離鄉流亡,2020疫情無奈下蘭石再度離閩。

花蓮是蘭石青年時便選定的山林,台大畢業後便把戶籍遷到花蓮(生平首次遷籍;當時寫《石頭記》獲花蓮縣政府第一屆花蓮文學獎)。國立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的辦學理念,也與蘭石契合。校園處在縱谷平原且建築都不高,故視野開敞,處處可眺巍峨綿長的云山,特徵是雲飄在山頂之下,意境殊勝美好。

各位同道若旅遊花蓮,盼不吝來與縱谷學生同遊論道共聚品茗。

日期:2022年12月31日。

收到學校的通知,幸運分配到別墅宿舍,是楊牧故居。喜悅之餘更發現:東華大學教師宿舍有二處,毗鄰的居南村、素心里。不禁讚歎東華的建築,不僅美學卓越,命名也極雅緻。這兩處的名稱,應該出自陶淵明《移居》: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阿張蘭石胡譯:
從前就想移居到南村,不為什麼宅院好風水。
而是聽說這兒人純樸,樂與相鄰共度朝與夕。
有這念頭已經好多年,今日移居總算順心意。
簡樸老屋不必求廣大,床鋪草席安置就安心。
素心鄰人常常來坐坐,高談深心典型在夙昔。
好友分享殊勝妙見聞,共同探討玄奧無盡義。

(圖1-2:居南村空拍圖。東華大學三十年前籌建時,為延攬海內外師資到偏鄉,故建構了足以留住人心的教師宿舍。圖3:居南村體現東華景觀一致風格,都是塔樓造型的雙併別墅,戲稱香菇屋。) 日期標示有誤:應為2023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