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 [ 回上層網頁 ] [ Next ]
Last Modified:2009/07/31
本 頁 的 下 層 :
應用觀音觀境法
讓孩子在七歲之前, 就開始與你靜坐調身,讓他未蒙尘的心灵融於此方天地;
讓孩子在十四歲前, 就開始獨自靜坐觀心,讓其赤子心与光明統一;
讓孩子在二十一前, 能在冥想中領悟愛諦,領受如詩的天命。
讓孩子在二十八前, 能在真实法界中解放靈魂,體驗人與天一體;
靈統一身、心,相應法界,是靜坐的意義, 所以,靜坐的方法中, 持咒觀想,不如觀音觀境, 因為持咒觀想,是在身心原本的塵勞音影之外,另作意出咒音與觀境, 這就形成了分裂,不夠統一。 所以效果不如直接以身心原本的塵勞音影作為作為作意的對象。
而靜坐於蒲團上的觀音觀境, 又不如臨事應用時的觀音觀境, 因為臨事應用時的觀音觀境,其「靈」較能與「愛諦」「真諦」相應, 身心趨向全體起用故統一度(專注度)較高; 反之,蒲團上,「靈」多只與「養身、解脱道諦」相應,身心只有部分起用故而統一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