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流瑜珈

1988-2002的實驗我確認最好不要只修意識。
「初心不能入, 云何獲圓通?」”初心”既指初起步者,
也指當下身心:難由意識在第一念整合靈心身界。
最好保留此身感官,明辨感官現量與意識想像,
讓感官從外在世界回溯內在的Ω;
當深情的聆聽在忘我中見證了眾生心笛,
個體小我已與大悲喜舞者以及世界所有眾生合一。

耳鳴、腦鳴

應積極處理耳鳴與腦鳴(自覺腦中鳴聲)。耳鳴-腦鳴,起因是耳、聽神經或腦產生障礙。各人情況不同。

耳鳴、腦鳴不一定是病態。腦感應著今生熏習的種子,所謂塵勞;當修行者的氣脈強時,或勞累時,此種聲音即現起。初機時是吵雜、無意義的微音,當氣機再旺盛時, 更有千秋,無知者會說是幻聽。

老人多少有耳鳴,依身體勞累程度而定;修行人依真氣強弱而定,虛弱便易腦鳴。當只是微細聲音時,應不會影響睡眠,要適應能不理它而入睡。若真的太吵而不能入睡,就要堅持早睡、常常曬太陽以利於吸收鈣質、用附子且補充含有維生素B12、B6、泛酸(pantothenic acid)的自然食物。若不是因修行因素所引起的耳鳴,還是要從根本著手補身。

持命靈識若逐漸昏睡,便是陽虛,造成虛陽浮越、命門火衰,證候為【肝膽火熱 】、【腎經虧損】及【氣血瘀阻】三者。肝膽火熱者,左耳聲音較響,此應與情緒、壓力關,長期鬱怒後發生,或發生鬱怒後更加重。腎精虧損者,右耳聲音較響,多見於用腦過度、縱欲腎虧等病患。氣血瘀阻者,有可能左右皆鳴,或僅鳴一邊,若 右手抓滑鼠者多見於發生在右邊。
拍手,能通血氣,治療耳鳴。屬血氣瘀阻不順者,都是過勞,因每天固定姿勢工作。若屬於此型者,當耳鳴現起時,用雙手掌心對拍500 ~ 1,000下,只要血氣通後,耳鳴頻率、聲音馬上改變,最後歸於寂靜。當然此等血氣不順者再發率是百分百,所以得時時勤拍手。血氣不通耳鳴者,睡覺時因身體都不動,血氣也會再阻塞,所以睡眠中耳鳴也會再現起。

╔══════════════════════════╗
║音流瑜珈傳承表. 阿張蘭石編訂║
╚══════════════════════════╝
初祖Seth Shiv Dayal Singh(Radha Soami)1818年生,1861年開始在印度Agra傳法
教導修行人要經濟獨立、不收供養,人格靈格發展健全而由感官內證法界光音與涅槃。
其一生約有8000-10000名弟子(如今,其子弟形成約有一百二十萬人的都市。)
尚未超越個人崇拜的信仰格局,故注定分宗、毀滅。死後將弟子交代給:
1.妻子(遺言“應將她視同我”);2.上座弟子。此外,亦曾交代Jamal至Punjab弘法。
╰──┬─────────────────────────────────╯
  │
  │
第一次分裂
│   │
│   │Parent Branch(在Agra)
│   ╰─────────────┬Soami Bagh此傳承至1990年已無上師
│  【視初祖為創立新法性的唯一神】│
│                 ╰1907成立Dayal Bagh Sect→1915形成Dayal bagh Colony
│【視初祖為古觀音法傳承祖師之一】
Satsong Beas Branch(在Punjab)圣契成立(Sant Mat:Faith of Holy Men)
圣契二祖:軍人聖者珈瑪辛(2nd Patriarch:Jamal Singh)
│從小追求靈修,少時雖已皈依極富有的初祖,初祖卻教導他禪修士自食其力主義,
│於是從軍受盡磨難而仍堅持禪坐,於是開悟得到初祖肯定。後獨立于本系而弘法。
│
圣契三祖:頗長壽的Sawan Singh本行是工程師,
│    並不像二祖從小向道,卻是大興法務而主持傳承最久者。
第二次分裂
│ "Satsong Beas Living Guru"
├─嫡系資源繼承者─┬圣契四祖:Jagat Singh本是著名化學教授只主持幾年就往生了
旁         ├圣契五祖:Charan Singh律師(三祖的孫子)
系         ├圣契六祖:Gurinda Singh
另         ↓
起        (至今繼續傳承下去)
│
Kirpal Singh曾某些場合被三祖指定代師為人印心,三祖死後不久,
繼承資源無望,自至首都新德里弘法印心。是觀音法門第一個世界性弘法者,
故成為此傳承的重要祖師(雖早期被主流子弟視為背叛的魔)
創立Ruhani Satsong Delhi
│
└┬──→ 上師既死,Ruhani Satsong雖猶存已無上師
 ├──→(Kirpal之子)Darshan Singh─────→再傳其子(Kirpal之孫)
 │   創立:Sawan-Kirpal Ruhani Mission 
 ├──→Thakar Singh  ──────────→SUMA Chin-Hai曾與印心 
 │   創立:Kirpal Light Satsong 
 └──→Ajaib Singh  ──────────→(在美國有信徒) 
     創立:Sant Bani Ashram 
╰──────────────┬───────────────╯
Faqir Chand 發現“上師-弟子”關係中,上師也是需要被啟悟的人。在感應中
神蹟不是來自上師而是來自弟子自性心靈,終而超越個人格局,觀音瑜珈於斯完整。

禅人当自在如日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