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與生死大化同行,最後,死亡也將被你「煉化」

“The fear of death haunts the human animal like nothing else.”
—— Ernest Becker, The Denial of Death

文化人類學家Ernest Becker (1924-1974) 說,我們的理想、文化、宗教與文明,造就的往往不是偉大,而是對死亡的逃避。只要我們能「看起來重要」,好像就能欺騙自己:死亡不會奪去我們。

但逃避讓人始終困苦,也讓人彼此衝突——因為每個人都在捍衛自己的「不朽」。

佛教提醒:無常不是敵人,而是真相;道家更說:天地有時,人亦應順其歸。
阿張聽百歲父親的教導:別包裝死亡,要承認它、徹見它——讓有限成為活著的尺度。

若不再用生命逃避死亡,我們的追求就不必偉大,這才能活得真實,甚至在心靈內在的神光中與生死大化同行。最後,死亡也將被心靈神光所「煉化」–造就神智光明的壯大。
「古仙人道」其實不追求永恆,不怕死,只求此心神光不虛,逐漸擺脫無常的情結與病苦。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