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1. 琳: 果因空念再無求果; 瑜伽內禱何待全觀時.

20061029
琳 says (12:37 PM):
你找機會去看告別娑婆吧,有問題想討論。
這套教誨裡面有一個重點是:這個世間是不完美的,完美的東西是無形無相的。我感覺我似乎對在世間追求完美有執著,但這應該永遠不會實現,而這樣我就會繼續受苦

阿张兰石 says (12:45 PM):
嗯 我要先读。但是以我的自觉、直觉,认为你和告别娑婆的想法不见得不一样。没有[世间、超世间]的区别

琳 says (12:49 PM):
我開始覺得,找對象也不會有圓滿的,也許找哪個對象也不是重點,因為都會是有一些問題的
我以前也那樣想 世間出世間是否有區別,在於一心吧

阿张兰石 says (12:51 PM):
无形无相的至美,就在圣者觉知中全体当下世间

琳 says (12:52 PM):
就告別娑婆的說法,唯有讓心回到自性之中,才可以達到看什麼都圓滿;而看什麼都圓滿的原因,是看到真相的部分而非幻象。我認為我現在想法應該跟告別娑婆一致吧

阿张兰石 says (12:53 PM):
所以你的想法和告别娑婆不见得有差别。
真相=全体   幻象=片面

琳 says (12:54 PM):
因為如果沒有回到自性,那就還是繼續投射,投射的結果就是不圓滿。
我覺得全體不一定是真相哩,而幻象一定是片面  你想想看,第八意識有迷與妄  沒有我執的全體才是真相

阿张兰石 says (12:58 PM):
万法,重重无尽、环环相扣,无法全观/片面逐求,只能变成(末那识的)虚妄投射。全观万法,就超越意识了,就是真实相。有“我执”就无法全观啦。全观到全体,一定是主客冥合的,离开我执的。

琳 says (1:00 PM):
我會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根據告別娑婆的說法,整個宇宙都是小我所造,但都不是真的。所以就算全觀到整個宇宙,卻還在小我的範圍內。所以重點不是要全觀整個宇宙,而是契入圓滿自性…  這其中是有差別的哩

阿张兰石 says (1:02 PM):
这就不是华严经的主要精神,华严宗有分析这两种观念。
华严经中,指导了[十十无尽观]与[性起],前者就是全观重重无尽,后者是揚棄一切制約的心法。
华严宗是古代专攻华严经的祖师,他们认为华严经最奥妙的究竟义理是前者(无尽),而以后者(性起)作为摄受一切其他宗派的法,两者都很奥妙,但是以前者比较直截,是证量较高的。

琳 says (1:09 PM):
嗯。我覺得沒有後者可能無法全觀

阿张兰石 says (1:10 PM):
对。后者是基础吧,前者是华严经中大菩萨才能做到的

琳 says (1:11 PM):
可是做到後者就可以全觀啦。而那些你所全觀的東西也不過是小我製造的幻象而已

阿张兰石 says (1:12 PM):
嗯  所以,是大菩萨才能作的,凡夫不能。

琳 says (1:13 PM):
所以有了後者就有「全觀幻象」加「契入真相」;但如果直接全觀,應該是兩個都達不到…

阿张兰石 says (1:15 PM):
在历程上是先有后者,到了能够全观的时候,自然会全观吧

琳 says (1:16 PM):
可是我覺得有了後者就不需要前者了啊。我的意思是,前者不用去修,就自然可得;有了後者就自然可得。

阿张兰石 says (1:17 PM):
不知道,或许你有机缘时可以随意翻翻华严经,看看有没有灵感。

琳 says (1:18 PM):
因為契入真相就已經不生不滅了,那時候就沒有全觀的需要
除非再幫助人時再去觀就好了。已經超越時空,所以所有的時空都是同時,也就不需要刻意全觀了

阿张兰石 says (1:21 PM):
或许,有全观,是肯定时空的意义,不会顽空。

琳 says (1:22 PM):
這就是差別所在…現在我認為時空沒有什麼意義,只是用來學習以達到覺悟的工具…
我說否定是否定時空本身的意義,不是否定它可以用來學習的價值

阿张兰石 says (1:24 PM):
嗯,是的。所以需要全观。没有全观,就没有能力安排课程吧

琳 says (1:25 PM):
可是剛剛不是說,全觀是後者的修持自然會得到的?

阿张兰石 says (1:25 PM):
对,无法刻意。
“琳 :這就是差別所在…現在我認為時空沒有什麼意義,只是用來學習以達到覺悟的工具…”
沒有差别。

琳 says (1:28 PM):
問題是你誤認為後者是頑空啊!全觀是果不是因吧。我覺得差別在於你認為全觀是因,或是一部份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