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0. 歌曲評介(SongReviews)

阿張蘭石2006 05 20 21:00答ESC:
音樂牽動靈魂。歌唱是直捷的靈修法门:當個體生命的情懷与超個體的文化,统一於詩歌中涌出、流动時,靈魂逐渐地体認、領會整个生命場,而你個體心身的内外波流也融通着,心结開了。
阿張蘭石也在人們心身中發現,靡靡之音感召了對立性概念,這些歌雖一時契於人們的傷痕情緒,引起心理上的迴盪相應,讓人們日益萎縮的心靈得到刺激,但卻只是在滋養舊傷,久而久之,會讓 “我執” 的陰霾加倍橫張,看不到豁然開朗的慈悲真愛。
世上難道只有那些充滿負面情操的歌?不!
在靈光中,在愛之中的歌,才是生命之詩、美善之諦。

  即心淨樂         台灣校園民歌

音樂對禪坐入定 有何影響 ?

   真正要禪坐,就不要音樂。因為很多人會在禪坐時散漫地享受音樂,於是停滯於散漫意識狀態,無法精神統一,更無法以“靈”的自然直觀證悟「空」。

   另外,全球都在販賣所謂能量音樂、新世紀音樂。若只是為商業目的而製作的音樂,對入靜未必有益,反而要小心感染不良信息,尤其是指明為入靜而製的唱片更危險。那暗示進入你潛意識中的染污,你很難以察覺。

   平時聽音樂調整環境氣氛倒是很好的。應找大師級、最好近於聖境的脫俗音樂家,尤其有「覺醒」經驗的樂師,如印度西塔琴(Sitar)大師Ravi ‘Sankar或Sarod琴大師Ustad Amjad Ali Khan的慢板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