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頁
的
下
層
:
| |
靈心身界生命史詩
──“靈心身界”是生命史詩實相,是靈媒的夢囈與感應,是造船師的公式與否證,是詩人的生涯與聖境,是一切眾生,是任一眾生的實相。
宇宙萬物之“界”, 是“俗諦-聖諦”。窄義“俗諦”是語言,窄義“真諦”是空; 廣義“諦”是性質,界;
是“心靈所超越個體而相應者”,如手指識字實驗中的“神聖記號”。
“靈心身界”宇宙中,每一生命除了個體性“身-心”,還有擁著詩愛的整體性“(靈)位格全息”,與其辯證脈絡--“界諦”真名。
“靈”的聖俗“界(諦)”的辯證,緣起於“心”,而善惡“心念”,總依“身”而生滅;故在“靈悟”這解脫道上,“身禮於美”是圓滿密鑰。生命之道非苦修,喜悅實是回歸赤子靈心生機;在戀愛、創造或修行中,何為赤子靈心?
“靈”本是性空圓淨的,卻因直接映攝著身心的個別性…與染著,成為轉世相續主體,故不斷辯證著俗諦,直到證得極淨不動,
證得“真名”--“圓融法界”;“身心”無“我”,俗“界”亦無“常”,唯“寂淨靈智”的“佛界”──菩薩參悟的“空中妙有”……“大愛”…能相應蒼生靈心身界的永世婚宴
,開展終極的真,善,美,圓。
身禮於美,美在當下; 心念存善,善觀緣起; 界證諦圓,圓融無礙; 靈悟愛真,真是唯一。身界相攝便美; 心靈相應便善;靈應於身便真;界悟於心便圓。
當每一個體“悟真,念善,禮美,證圓”,便是生命整體辯證著“靈心身界”,只是尚未開展為科學教育體系。
個人只知追求身心自我的假圓,是自私不智的;個人一味的地由是我執(身心一時的圓心)為立場來自私地尋求身心的圓,是圓不了的。因為身心需要在共身共心配合下,才能幸福;靈心
身界須要整合,個人才能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