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璧名教授星墜

[2025.10.23]

台大“莊子名師”蔡璧名教授於前日過世,星墜而光猶在,悲風仍為之嘆。獨身清居的哲人,馨德不孤;歸真無聲,門人圍榻傳燈。
她的父親,是阿張訪道時期參學過的五十多位奇人之一,創立了中國意識科學研究會。父女之間,多麼奇特可貴的精神傳承。蔡教授是修行人的特殊典範,誠如詩中說的,“一個活在今天的人”。

=======

蔡璧名教授先天脊椎側彎,壓迫內臟;其盡己的真性情,更任精神凌駕肉身。中年罹癌,反而踏實修身抗癌,養得了一心全性的輕安,為當代修行人添了表率。
憾莊子讀者們緣份的有限,
嘆台大升等案塵勞的拖累,
哲人其化,群倫共悲。

禪修(正念覺知)、山水與文字(詩、書法、美術或音樂等藝文創作),是哲人們的熱愛、志向與習慣。一代代哲人來復去,作品一則是留給後人的療愈,一則卻是哲人的外在盛開。

且認真再讀蔡璧名金句:「我們窮盡一生追逐外在的盛開,如名利、成就與認同,卻常以『掏空』身心健康與內在平和為代價。……」

9月份阿張的教授升等案通過,10月19日收到教育部的教授證書,20在東華大學的擴大行政會議由校長頒發新聘書,但蘭石都沒在社交媒體公佈消息,不僅作為線上課程平台的YouTube頻道仍然停更狀態,作為久久“報平安”一下的平台的Facebook也保持清淨。然而21日開始仍陸續有幾位知情友人相告之後來信息祝賀。阿張的回覆是:謝謝哦!不過說實在的,對於學界裡的這些職稱,阿張志不在此,所以算不上什麼榮譽,也不值得賀喜。比起面對人生註定的生死大事,例如比起 蔡璧名教授的離世,面對自己此生此心的修證,副教授或教授這職稱的意義不大。不炫富、不炫貴的人,不一定是就是心靈內斂的修行人;但真心修行的人,一定不會去炫富貴、過度認同對富貴。因為,誠如蔡璧名:「我們窮盡一生追逐外在的盛開,如名利、成就與認同,卻常以『掏空』身心健康與內在平和為代價。……」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