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修養學說與經驗中的精華智慧,是漸受重視的濟世良方,也是蘭石一生追求。本專書依「傳統智慧之科學理論化的三步驟知識論策略」,先以「四重四句辯證框架」建構自我修養的存有論模型,再藉此普世性模型,建構一系列不同傳統的文化特殊性模型,並梳理出名為「辯證正念」的正念修習程序;且須大量搜羅、統整古籍與當代學術著作中的案例,藉前述模型對宗教性進行多方剖析。本書大幅增修而整合了蘭石2016到2023年間運用此「知識論策略」與「辯證框架」發表在《本土心理學研究》、《中華輔導與心理學報》與《Frontiers in Psychology》的一系列有序展開諸模型的論文,並擴展到更重要課題。書中闡釋「四重四句」如何彌補主客分立思維盲點,從而建立心靈研究法且開展「自我修養」存有論模型,以充分案例強化此諸多模型的合理性、易懂性與使用方便性。由於期刊論文受限於篇幅與體例,都難以闡述上述知識論策略與辯證框架,且無法鋪陳大量案例。因此,本計畫是蘭石必不可免的任務。因為唯有闡明這一系列研究的知識論策略與辯證框架,才能讓這研究進一步擴展,且呈現其價值:整合人文學來提供社會科學的存有論基礎,作為「傳統智慧之科學理論化」的前兩步;也提供修行者一個旅程地圖。 |
Traversing the Path of Cultivation:
The Dialectical Mandala Model of Dialectical Mindfulness, Traditional Self-Cultivation, and Religio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