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張蘭石 2010-01-04 16:19:10
“Avatar”(3D) 很有启发性,里面有Ψ-Ω0123:
[Ω9] 此生一梦,如子弑母;人世共业,泯绝无寄。
—-男主角Jake Sully揚棄人類軍方,撼醒缺乏生態體系全觀的人們。
揚棄目的專制則活在当下,實現主體性則轉依,故女战士能揚棄國族。
[Ω3] 此身相见,缘起唯心;网珠淨土,灵性起心。
—-Avatar不只是扬弃机械性之我而新生,更是“灵性起心”找到自我。
Na’vi说:I see you. 看見眾生身中的如來藏,靈性,在靈性中看見你。
[Ω7] 灵性起心,迴向眾生;号召性起,共成救赎。
—-性起火龍騎士領導Na’vi反抗,救赎,發起主體性自覺,共成反專制革命。
Na’vi说:能量流动万物间,所有人的能量都是借来的,终会再还回去。
[Ω2] 慕佛净土,心起本愿;勇者移民,往生还源。
—-Pandora万物间的联系,革命时的交响共感相应,让你我也性起,往生。
可見你我心中也有Pandora,勇敢移民吧!且看見(see)當下受難的
Pandora—-Tibet, Uyghuristan以及所有正被迫害的靈性文明原住民。
[Ω6] 此生有數,猶如史詩;誰是我神?我化何身?
—-你我都是誰的Avatar?投入此生共業中,又將以怎樣的言行作為你我靈性的Avatar?
靈性覺悟:你是誰的avatar?誰是你的avatar?起心承擔!
要去看哦,最好带所有你觉得可以一起学道的人去看。這是日后思维、举例的教材。婆婆到电影院看了两次了,心灵悸動,不可自已。
太阳 2010-01-04 16:20:15
這是電影嗎?
阿張蘭石 2010-01-04 16:26:24
对对对, 正在上映。快去看,论文都没有它重要。是3D版本,所以一定要在现在看,因为以后一般放映设备无法重播。
太阳 2010-01-04 16:27:11
歐 就是阿凡達!寄宇他們去看過了。說是小時候看過漫畫書。但回來沒聽他們說什麼。嗯 我知道了,我去看看
阿張蘭石 2010-01-04 16:29:14
一起看完后讨论,就能互动出智慧。这部片子有深意。
“Avatar”的故事,发生在2154CE。那时,地球生态已经完全被破坏,看不到绿色植物,因此地球人必须前往其他星球找寻所需资源。“Avatar”叙述地球人前往外太空的Pandora星球,但只是采得资能源而非诚心想移民(因为这星球上的空气对人类是剧毒),所以根本没有发心融入、了解(to see)。
为了与当地Navi人达成和平开采协议,科学家便拿Na’vi人与地球人的基因来复制出与属于纳美人血统的“Avatar”。
地球人透过意识进行远端摇控操作Avatar,学习Na’vi人的文化,与该种族沟通,用温和的外交手法,希望他们让出长年居住的地方,因为Na’vi人住在矿产最丰厚的区块,影响人类挖掘。但随着双方歧见增加,最后爆发地球人与Na’vi人的战争。
片中出现的异星生物与风景,充满了想像力,而Pandora星球上的生物,包括Na’vi人,都透过辫子末端的神经元与其他动植物进行心灵连结,这概念类似电脑网路的连结,Navi人所信靠的Eva则令人联想到云端运算。前卫科技与原始力量,融合于整部片中,一股神秘又玄妙的氛围弥漫,非常迷人。片中的飘浮山脉,让人联想到宫崎骏的“天空之城”,或许这是智者所见略同—-都看见了心灵中某种遥远景象。
根据报导,阿凡达一片为了拟构那片中的Na’vi文明,特地请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方言专家为此片创造了自成一格的语言系统。单单看这部电影的用心,就该让以“因已经富裕自豪”的咱亚洲国家想想:这份省思之认真,亚洲国家几时能有?他们作了一本三百五十页厚的潘朵拉百科全书;他们计算了整个星球的大气密度和重力,从而推估出可能的生活形态、植物和音乐模式来。
台湾的电影公司为了帮助观众感受故事中不同人种在言谈间的互动,特别在中文字幕下工夫,分别以细明体、楷书体再加上正体、斜体的陈列设计做为区别,这是台湾电影史上的创举。
Jack以Avatar而重生,给了观众光明的希望。他以Avatar身体踏上土地飞奔,咬一口水果成为全新的禅经验,而不是地球人类机械性的狼吞虎咽,当他以“灵性起心\新的身体”在丛林间自由飞奔,便呼唤着每个观众心中那份从现实机械生活中解放的渴望。他在Pandora不是新生,更是“灵性起心”—找回自己,这是多少观众心中深藏的渴望啊?
“Avatar”是“靈性起心”的史诗,它先颠覆了你我的观念,再颠覆着唯物专制大国族主义:双腿残疾的退役军人能变成革命英雄?头脑简单的战士能超越科学家多年来对异族的了解(see)?有科技的地球人就叫做先进种族?为了唯物专制的团队就能牺牲个人的良心?Jack选择了大是大非,而非自己原本所属的国族;Na’vi人在这次大劫中因一个外星来的混血儿(地球人与Na’vi基因混融)而获救,这也颠覆了种族主义。诚然,在万物各种族群的生存竞争中,强势族群免不了为了政经利益而强占、迫害弱势族群,就像世人为了种地而捣毁蚁穴蜂窝。然而,许多原住民族的灵性文明却已经体悟了大地众生的“交感共命”;Na’vi人与Tibetan人民都只会为族群的基本生存所需而杀生,不会只知扩充自族群而视其他族群为当然食物;Tibetan杀生时是含着感恩忏悔的,且他们鼓励出家而不无止尽扩充族群数量,这才是尊重其他物种的真正和谐;Na’vi人不会建造长城这类管制人民的专制建筑,为了只会为“灵性起心”而革命;Na’vi人会为了制止外族所遭遇的暴虐而伸出援手协助抗争,但必定功成身退,不会从此把别人纳入自己的大国族版图。
本片所启示的当代悲剧是:唯物专制大国族主义政权,为了政经利益,以“唯物文明”强占了作为“较高度灵性文明”的Tibet与Uyghuristan(Tibet是密续的佛国,Uyghuristan丝路绿洲是古代大乘渊源),已进行了50年的文化灭绝与种族镇压。“Avatar”史诗中所刻画的原住民对森林众生的真情感应与对大地母亲的皈依体悟,其实不都反映了各地原住民族的灵性文明与世界观?问题在于,“主流社会”,尤其中’国地区的观众们,为何只能被电影所虚构的原住民世界吸引,却对和你我如此贴近的灵性原住民族的现实命运如此陌生、漠视乃至漠然地姑息唯物专制大国族主义呢?
在“Avatar”史诗里,“灵性起心”而能尊重生命、能see Pandora、能反过来帮助Na’vi人的地球人,就那么寥寥几个科学家、一个飞机师、一个军人。在现实生活里,除了你我,还须要更多人来关心这些灵性文明遗民、关心原住民的人权,关心生态平衡。
“Avatar”在中国打破了票房记录。为什么中国民众有共鸣?有人说,因为他们认为“Avatar”是一部“反映钉子户反抗暴力拆迁”的好电影:Na’vi人,仿佛是淡泊无视于经济利益而一心保护自己家园的钉子户;片中的男主角,更被网友视为是反拆迁前锋。有作家提醒,这显示中国专制政体为了政经发展枉顾人权民生的“强制拆迁问题”之严重,已经超出想像。阿张兰石默祷:希望咱能从“争取自身权益的勇气”中发展出“人权意识”,从“发生在自身的不义”看到“唯物专制大国族主义施加在族群个体的不义”,从而解决人类当前的问题。
p.s.: 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
- 原住民对他们长期居住过的土地拥有土地权(第26条)。
- 如果政府要原住民搬离长期居住的习俗地,必须事先征求原住民的同意,应让他们了解真实情況后,才取得他们的同意。他们同意必须出于自愿,不得在逼迫下取得他们的首肯。还有,如果他们搬离祖传的习俗地,政府必须给他们公平合理的赔偿(第10 条)。
- 在经济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原住民有权谋求自由发展(第3条)。他们也应出于自愿,参与国家所提供的有別于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第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