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過後,
我們會在哪里呢?
《明日過後》或稱《後天》,即The Day After Tomorrow,是一部描述溫室效應的災難片,深深震撼人心。
《明日過後》雖然看似簡單,卻留下許多思考空間,尤其是對自身所處環境的正視。
這部電影主要是說,在溫室效應下,全球的氣候出現非正常的現象,比如:
印度新德里下起雪來、日本東京落下巨大冰雹(砸死人)、美國洛杉磯同時出現多個龍捲風、美國紐約暴雨連天,海水氾濫,漫浸整個城市,等等。
這時候,科學家還發現有三個極冷氣團從北極南下,所到之處一切事物瞬間冷凍。
美國政府於是疏散南部的人民–北部來不及疏散,因為起先他們不相信科學家,大部分前往一些素稱是“第三世界”的國家,比如:墨西哥。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對父子,父親是一位古氣候學家,研究古時Ice Age現象。他從他的研究模式中推測出,如果溫室效應繼續惡化的話,全球將進入另一個冰期。
然而,他的預測提早發生了。雖然他一再警告美國政府,可是他們都不相信,而且注重的是這種消息對經濟帶來的衝擊。後來雖然不得不相信這個事實,可是已經有點遲了。至於兒子,則是一位很聰明的高中生,與兩位同學代表學校出席在紐約的一個十項全能比賽,後來被困在當地。父親得知兒子被困在紐約時,馬上前往救他。
電影比較注重氣象的變化,許多畫面都是交待各種非正常氣象的轉變,如海水湧入紐約市、極冷氣團的南進,等等。
一方面也許是涉及人物多了一些,因此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描述不夠深刻。
正如片中科學家一開始所發表的,如果溫室效應繼續惡化,難保不會有新的冰期。雖然不會在我們這時期出現,卻會在我們兒孫的時代出現。我們不能自私的以為,既然在這一代不會發生冰期,那麼我們就可以繼續過著污染自然環境的生活。如果真是這樣,相信就如這部電影一樣,所有的非正常氣候現象都會提前預演—–其實現在已經有些不太正常的氣候現象了……。
看過了這部片子,不得不佩服美國人的幻想力,居然能夠想到又是龍捲風又是海水淹城甚至是那麼深的海水結冰。
當看到一艘海輪居然開進了城市裏,有些好笑,不過這卻是一個伏筆。
劇中還有寫到關於親情的友情的內容,不由人不感慨,患難中才能真正見真情。
災難片自來都是發人深省的(美國好象總是愛拍這類影片),環境保護是我們每個人最應該注意的事情!否則真不知道可以為以後的人類留下什麼。
裏面的一些場面真的很浩大,比如海水湧向紐約市的那個部分,哇塞!我深深為自己不會游泳而感到恐懼
我是沖著導演去的,這部電影的導演以前拍過《愛國者》,《哥斯拉》和《獨立日》,都是大片。但是這次我有點失望。
怎麼說呢,整部電影看下來,也就那樣,沒什麼特別的,純粹是一部爆米花電影,至少無法讓我成為更好的地球公民~~~
如JACK去紐約救SAM,三個英國人的無畏,SAM的機智英勇,都是科幻冒險片的老套路了。不過看到美國人成為墨西哥的難民,心裏還是小爽一下的。
在看完電影的隔天,外面氣溫忽然下降了10度,嚇的我心裏發毛,冰河時期說來就來了嗎?看天氣報告才知是梅雨來臨,終於鬆口氣。
科學家說“如果除去人類的影響因素”,冰河時期大約要過1萬5千年到來,可是我看人類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是不可能不對地球產生影響的。
人類遲早滅絕沒、地球也遲早會毀滅,就看是用何種方式了。
解釋【全球暖化】
大氣是包圍地球的空氣層,它由氮、氧、氬等多種氣體組成,當太陽透過空氣時太陽輻射能受到它們不同程度的削弱,形成了目前這種平衡狀態的地球氣候系統,人類也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隨著生產的發展,工業革命的到來,人類的種種活動引起空氣中某些成分的變化,打破了這種平衡的狀態。例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烴化合物、臭氧,這些氣體對於來自太陽的短波輻射幾乎是透明的,但對於從地面射出的長波輻射則有強烈的吸收作用,使地表輻射的熱量留在了大氣層內,起到類似暖房的玻璃罩或塑膠大棚的作用,提高了地表的溫度,通常稱為“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改變了原來的生態環境。根據科學家研究:二氧化碳加倍以後將使全球 地面平均溫度增加2-3℃,極地海冰融化,全球海面大幅上升,降水過程也將增加,而且分佈並不均勻,隨之而來的全球生態系統也將發生巨大的改變。另外,氟氯烴化合物如氟里昂(冰箱製冷劑)不僅具有強烈增溫效應,還破壞臭氧層造成所謂臭氧空洞,臭氧是一種可以阻止太陽輻射中紫外線輻射到達地面的元素,它的減少使地面的紫外輻射量增加,人體接受過多的紫外輻射會削弱免疫力,增加傳染病患者,增加皮膚癌和白內瘴疾病
溫室效應的影響
受到溫室效應和週期性潮漲的雙重影響,西太平洋島國圖瓦盧的大部分地方,即將被海水淹沒,包括首都的機場及部分住宅和辦公室。
由於溫室效應會導致南北極冰雪融化,水平線上升,直接威脅圖瓦盧,所以該國在國際環保會議上一向十分敢言。前總理佩魯曾聲稱圖瓦盧是“地球暖化的第一個受害者”。
溫室效應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脅人類
美國科學家近日發出警告,由於全球氣溫上升令北極冰層溶化,被冰封十幾萬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會重見天日,導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類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紐約錫拉丘茲大學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家雜誌》中指出,早前他們發現一種植物病毒TOMV,由於該病毒在大氣中廣泛擴散,推斷在北極冰層也有其蹤跡。於是研究員從格陵蘭抽取 4塊年齡由 500至14萬年的冰塊,結果在冰層中發現TOMV病毒。研究員指該病毒表層被堅固的蛋白質包圍,因此可在逆境生存。
這項新發現令研究員相信,一系列的流行性感冒、小兒麻痹症和天花等疫症病毒可能藏在冰塊深處,目前人類對這些原始病毒沒有抵抗能力,當全球氣溫上升令冰層溶化時,這些埋藏在冰層千年或更長的病毒便可能會復活,形成疫症。科學家表示,雖然他們不知道這些病毒的生存希望,或者其再次適應地面環境的機會,但肯定不能抹煞病毒捲土重來的可能性 。
英國和荷蘭的氣象學家在英國《衛報》撰文指出,暖流的影響也將使得氣溫下降。根據專家們提供的資料,自1957年以來,墨西哥暖流已減少了30%,這將導致歐洲大陸的平均氣溫在未來十年內會下降10°C.。荷蘭氣象研究者巴斯·愛克哈特(BasEickhout)指出這一結果是由於北極地區冰層融化,大量淡水的湧入逐漸阻斷海水熱交換過程,從而干擾墨西哥暖流的形成。而洋流運動速度的減緩則導致了英國和北歐地區的平均氣溫會下降數攝氏度,至於更深遠的影響科學家們還未探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