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師所說的精密“因果法則”

From: XYZ   To: Azhanglanshi
Sent: Thursday, 25 June, 2009 2:07 AM
Subject: 因果法則
張老師:
……..
它裡面有些概念,我覺得  蠻合理,比較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對因果法則的詮釋。
因果法則,可不是蔡伶姬口中那位「老天爺」搞的冤冤相報那一套。F指的是,你怎麼對待別人,依宇宙「同類相聚」的原理,會召喚和你同類的人以相同的方式對待你;而你怎麼對待自己,依宇宙「能量共振」的原理,也會吸引和你同類的人以相同的方式對待你。
舉例而言,如果你老愛抱怨老闆,豬頭自然會一再成為你的老闆,好讓你有抱怨與咒罵的對象,而你也會不停地和愛罵老闆的人當同事。
這其實不也是  吸引力法則  的作用嗎?
請您鑑定一下此【靈性催眠】,好嗎?
                      XYZ   敬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om: Azhanglanshi   To: ‘XYZ’
Sent: Thursday, 25 June, 2009 11:12 AM
Subject: RE: 因果法則
因果法則,諸經論與諸大師已經有了各種方便善巧的解說,請參見大藏與《秘密》這類文獻,在此不須複述。學術上,可利用這個機會來深思、研討如下更全面、精確之解:

(但是你一定看不懂……哈哈!所以,放在網上,隨時大家繼續研討!)
緣起相由門分解圖3:“因門六義”“種子六義”的全面因果法則
╔═══════════╗╔════╗╔══════════════╗
║ 緣起因門六義 ║║種子六義║║因果法則三面與菩薩心態║
╚═══════════╝╚════╝╚══════════════╝
【因 之 力用】【因之體】
        ╭空─1  剎那滅   波碎   活在當下;了悟無常,
        │                當下果繫於無盡因。
        │
有力 不待緣 ─┴有─2  性決定   性起   不論片面過程是如何
                         佛果如來藏終將興顯

        ╭空─3  待眾緣   敬業   全觀共業而不逐碎波
        │
無力  待緣 ─┴有─4  恒隨轉   悟靈   靈明不昧而默然深觀

        ╭有─5  引自果   感因   同類因果相引
        │                自持淨念因便感召淨土果
        │
有力  待緣 ─┴空─6  果俱有   應果   菩薩畏因,因
                         深明當下的主體性;
                         任一因皆成重重無盡果,
                         如混沌全息中蝴蝶效應;
                       末那閻王,有覆無記,故終將平衡萬法:
                     令原波峰成波谷,令殺生意識趣向被殺意識,
                   令造業意識感受到一切被造之業,此即冤冤相報。

在阿賴耶(重重無盡地興顯為萬法的微波碎形法界)之中,自然呈現著“平衡波”。這萬法之間互相平衡的功能,這“法界一大緣起”所顯現出的波動函式,可以分解為三面—-“波碎-性起”、“敬業-悟靈”、“感因-應果”。心識能超乎“平衡波”波峰之上的人,才能洞悉波形,這就是“平等性智”;迷於波動之下的萬法、凡夫,便須以這“萬法相衡功能”本身為末那識(在無可定位的全息中,隨個體而被變動地設定的自我感定位點),才能各各將阿賴耶(碎波萬法)執持為“實我”—-執持為“(我心的)藏識”。
因果法則(“萬法相衡功能”),不只是民間靈媒所能感應到的“冤冤相報”原理。
根據因門六義,“冤冤相報”只是與“同類相引”同屬於“萬法相衡功能”三面之一—-因門六義的第三組—-“感因-應果”。另外,還有其他兩面。“冤冤相報”(善業善報 惡業惡報),是在“空.有力.待緣”(果俱有)的角度;其對面角度(有.有力.待緣; 引自果),就是“物質相引\靈質相引”。因“靈質相引”故,正面的念力會相感召,負面的念力也會相召,你怎麼對待自、他,便會召喚你的同類的相同對待。
每逢在禪觀中遇到陌生的境界,若全面地觀照一番,便能照見心識的盲點。例如:如果你憤世嫉俗,自然會一再轉世於五濁惡世(有.有力.待緣[引自果]),因為自心感召到了憤嫉對象,於是你持續地憤世嫉俗。然而,只要透徹這“感因-應果”之事,便能在眾生的各自的“自引向度”(善者向善 惡者向惡)中見到被深藏、蘊涵的“成佛向度”—-如來藏覺性。完整見到了“感因-應果”這一面,自然便能進一步全觀三面,終而知道這“憤世嫉俗”並非永無出期。——
[1].逆觀“波碎-性起”這面:雖然在憤世嫉俗之境,必懷憤世嫉俗之心,但這“心-境”仍是無常的(空.有力.不待緣[剎那滅]),不能障礙如來藏覺性的“性起”(有.有力.不待緣[性決定])。
[2].逆觀“敬業-悟靈”這面:眾生雖在宇宙波流中追逐片面幻化的碎波,其藏識仍長存於無常之中有待深悟(有.無力.待緣[恒雖轉]);佛菩薩能全觀眾生的共業、長待眾生的靈悟機緣,故雖見眾生各自輪迴受報,卻敬觀其變而不干涉其課業(空.無力.待緣[待眾緣]),直到眾生自心有省、自我揚棄的增上機緣出現,才壞滅其世俗魔障(空.有力.不待緣[剎那滅]),助其感應到成佛向度,興顯其如來藏覺性(有.有力.不待緣[果俱有])。

留言

在〈華嚴宗師所說的精密“因果法則”〉中有 4 則留言

  1. 「avatamsa」的個人頭像
    avatamsa

    总是能从您的文字里感受到力量
    和沁凉

    很幸运此生际遇!

    1. 「0123」的個人頭像
      0123

      力量?這回覆信,失之晦澀了….

      “力量”?是晦澀….
      既然要全面精密地研討,就須要把華嚴宗“因門六義”的名相對照成圖表才能明白。嗯!今明兩天當須補畫此圖表。
       

      所以,上面阿張蘭石的回信確實是太簡略晦澀了。
       
      感因,指出的法門是,眾生畏果,卻會因自己性情而感召同類事;
      應果,指出的法門是,不論如何折騰,最內在的佛果終將會成熟。
      即果,指出的法門是活在當下;當下果涵無盡因。
      悟因,指出的法門是,菩薩畏因;一因能變無量果。
       
      不需要懂,這當是《華嚴學》內容,書是為現在無緣之人寫的。
      1. 「0123」的個人頭像
        0123

        緣起相由門分解圖3:“因門六義”“種子六義”的全面因果法則

        已經修正,補充圖表。

        1. 「avatamsa」的個人頭像
          avatamsa

          看到图表似乎华严里见过
          但我看华严也是图表基本略过了。。。罪过罪过。。。
          XYZ很让我感动,这么多年了还是不改初心,坚持心灵的辛勤耕耘,随喜了!

          会长,何不把小乾呈的信也登上?
          看到他的信,也激发的我修行信心,觉得他也很了不起。。。。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