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大學課程
佛學與人生
3月7日起 每周 四 7:00~9:50
授課講師:張蘭石,台大造船工程學學士,碩士;宗教學碩士。北大哲學博士候選人。現任中華超心理學會理事長。
自幼隨父禪修,靈悟閱歷深廣,於多所院校開設心靈學講座。曾獲花蓮文學獎、廣欽佛學論文獎學金、慈濟佛學獎學金…
課程宗旨:
我們常依感性來談宗教,而不知學"佛學"的必要。其實,佛學不只是一堆知識,更是心智成長的途徑!學佛,須有高度智性,以免落於妄想、浪費生命。
困境使人喪失喜樂、創造力,甚至喪失本能;若能有佛學導引,便能心眼洞開,自然湧現真愛,與活潑朝氣。當身心更健康,便能更樂觀地關懷社會,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教學方法:
根據每週主題,互動教學,深刻地分享、質疑,鼓勵提出生命中的難題;輔以參訪實習。
課程大綱:
第1週
佛學共識於人生:學員互動認識。談宗旨:由人生體驗來印證佛學,由佛學來重現人生格局。
第2週
科學與宗教:
由各種客觀角度看佛教,擴充對佛教內涵的了解。介紹科學所萃取的佛法。
第3週
由史實洞見本質:由佛教史的辯證因應世俗──相應著各時空眾生而開展。
第4週
"中觀"與"唯識":由「中觀學」瞭解四諦、八正道與現實人生的實踐。由「唯識學」,瞭解禪修的原理。
第5週
認得佛法眾生相:介紹漢傳各宗及藏傳佛教,由人生經驗來體悟其生命觀,宇宙觀。觀察台灣的宗教現況。
第6週
成功人生典範:介紹佛法祖師龍樹、薩羅哈...等人格典範,穿透表象而體悟其自我實現之道。
第7週
禮是圓滿之鑰:人們需要的佛法不僅是"經籍佛法",更是以真愛來傳承的智慧文化,因為圓滿之鑰,常是深藏在基因深處的,因為易被漠視,故保存於戒律與禮儀中…。學佛不能太理想化(偏空)。
第8週
華嚴經的圓融:由“華嚴宗”的佛學架構,來瞭解生命,開展生命圓滿之「道」。
第9週 期中交流茶會 (邀請實修有成就者來訪。)
第10週
華嚴經導讀1:在“華嚴宗”的佛學架構中,讀入法界品。
第11週
華嚴經導讀2:在“華嚴宗”的佛學架構中,讀入法界品。
第12週
華嚴經導讀3:在“華嚴宗”的佛學架構中,讀十地品。
第13週
佛教超心理學:由佛學的"中觀"與"唯識",談靈異神通的緣起意義。不惑(不妄想執著)而積極地應用超心理學。
第14週
禪修
1
止觀禪悟:學習利用禪定來深觀事物的緣起,傾聽內在聲音,在「道」之中觀照生涯,發現“我”的盲點,從而找到當下「生命的意義」。
第15週
禪修
2
障礙轉機:靜坐者的規範;說楞嚴經,說各種觀修法門,解說靜坐過程。
第16週
禪修
3
各種方法:佛教經論修法,配合密宗(寶瓶氣,拙火,本尊觀,夢觀...),與科技輔助法。
第17週
禪修
4
菩薩真言:直下承擔、不假心理投射的法門,詩人宗教:在當下發現自心「佛法」,體悟自己的「菩薩真言」。
第18週
期末成績評量暨教學成果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