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新興宗教?
甚麼是新興宗教?社會學對宗教組織的分類,一般倚賴四個純理型觀念:教會(church)、宗派(denomination)、小宗教團體(sect)、教派組織(cult)。前兩者就是所謂主流宗教組織,在社會中擁有權力界定甚麼是正統宗教(如正統佛教、正統基督教、正統天主教等)。後兩者則指那些相對小型的宗教組織,社會學而言是邊緣的、越軌的。至於小宗教團體如何有別於教派組織,一些社會學家認為(Stark
and Bainbridge,
1983),前者是一些分離自教會或宗派的小群團體,後者則是由不同宗教或教會或宗派匯聚而成的。因此,前者通常仍以母體的宗教自居,後者則多為混合宗教。
新紀元運動、日蓮正宗、錫安教會、超覺靜坐、人電學、法輪功、國際Krishna知覺會、清海無上師國際禪定學會、基督教科學會…等等,一批似是宗教的組織,20世紀七十年代後,發展得如雨後春筍,被稱為新興宗教。七十年代之前,無數學者預言宗教即將沒落,社會學家紛紛宣佈世界已經進入了解魅(disenchantment)時代,宗教將一去不復返。可是,到20世紀末,宗教復甦竟然席捲全球
以韋伯的角度看,後現代社會遇見的無意義問題、多元現實所引致的無所適從、真理的終極基礎業已消失的問題等……再從涂爾干的角度看,後現代社會對社會聯結(social
bond)的終極基礎的不信任……都是宗教問題。這些宗教問題,便促使新興宗教興盛。
新興宗教本質上是不蘊含傳統文化,這是優點也是缺點。一方面,由於較少傳統上的顧忌,往往它較能觸及psi的研究與掌握;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傳統文化的蘊含,所以它往往只是全面性宗教文化的片面彰顯,無法提供社會與個人完整的需要。
Stark, R. and Bainbridge, W. (1983). Concepts for a theory of religious
movements. In Joseph H. Fichter (Ed.), Alternatives to American mainline
churches. New York: Rose of Sharon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