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玛:
“母亲在我出家三年后说:'我想通了,因为我爱你,我要让你做你喜欢的事,让你做你觉得快乐的事。'” ——转给某某师的麻麻!
) 2月27日 06:02
晗寅子057:是我这个麻麻么?可麻麻们的痛苦,,,,,, (2月28日 07:58)
阿張蘭石:給某某师的麻麻:偶是佛學院的教師,說真的:僧人,至少本學院的大部份,是比世俗人更幸福的,何須擔心?那種幸福是心靈上的,是世間人很難想像。 (2月28日 08:58)
紫玛:麻麻们可能觉得被抛弃了吧?独剩自己孤寂于世间。没了贴心小棉袄风咧咧的寒。在这个困境上,如何正思维?会长有啥好办法? (2月28日 11:13)
紫玛:回复@晗寅子057:是转给你啦,三个月是放下,三年也是放下,早晚要放下,快点想开。嗯,我怎么车牯辘话来回说了,其他人来帮忙说说吧, (2月28日 11:51)
阿張蘭石:早晚看到她喜乐欢笑,那时便知道身在福中。就是要时间来觉察真相、发智慧。出家修行是最好的路,过程中一切苦难犹豫与放不下的温情,最后看清了都只是障碍与磨练。
世俗人很多对亲友有埋怨的,出家人往往更懂得孝道,这不是理论的,是鄙人长年在僧团中的观察。年轻人聊起爸妈很多都是遗憾爸妈观念落后或独裁等等,但本寺院的青年僧人谈起父母大多是充满感恩泪光。 (2月28日 15:06)
晗寅子057:回复@阿張蘭石:你们是幸福了,想过麻麻们怎么生活吗?孩子都可以不要还是就麻麻吗? (2月28日 21:49)
阿張蘭石:回复@晗寅子057:現在社會实在很难尽孝,大部分孩子还巴望着父母帮一把,但是本寺的青年僧人,真的,他们的父母大部分(确实在下没有一个个调查)是比世俗孩子的爸妈快乐的哦,因为,尽孝的方法不只是再物质上的供养,更是在精神上的反哺。好吧,特例谈谈物质供养,在下是居士教师,都还没能力给爸妈买房,但同事某博士法师倒是把薪资都报了亲恩(本地教师都是有薪资的,即使僧人教师也有薪资),都买了两个房了。这….不是好例子,毕竟容易被误会说“出家人还赚钱买房”。只是要说:孩子出不出家,与将来尽孝与否,没有必然关系。 (2月28日 23:05)
紫玛:回复@阿張蘭石:木事,但说无妨。其实觉得痛苦是观念造成的。像藏地父母要挑最聪明的孩子送去寺庙出家,但汉地就觉得出家是灾难。南方一带佛教风气开化,被接受度也高,以后去闽院走走,观念转化了,也许会慢慢接受。其实要我说,人生遇到啥洒狗血的事,都得接受,然后还得淡定泰然安然 (今天 10:36)
晗寅子057:回复@阿張蘭石:回复阿張蘭石:就谈尽孝的方法,我们不需要物质供养,我们有二套房子,我们需要的是精神反哺,现在电话都不给打,说是怕道心不稳,这就是佛教的慈悲吗?我们还要承受来自外界的愚论打击,你们剥夺了做父母的最基本的幸福,知道吗?佛教存在二千多年了,为什么不被人们接受?这是佛教徒应该思考的问题! (2012-2-29 12:46)
阿張蘭石:回复@晗寅子057: 个别的人,因缘处境不同,就有个别的处理方式,这就不是在下知道的了。台湾的证严法师的妈妈,中晚年的身心都很幸福—-有最好最正面的社群生活与精神方向,这主要归功于有个好女儿成为证严法师吧? (2012-2-29 12:58)
阿張蘭石:
大姐!弟在想:每个人都该被赋予生涯路向的选择权、心灵的主体性。如果有人折损了咱的孩子的自由选择权,咱不是会指控其为压迫者吗?如果党国不准咱孩子选择他想学习的科目,咱不是抗议其为zhuanzhi吗?那么,咱怎忍心让孩子生命中的zhuanzhi压迫者竟然是他最信爱的爸妈啊…这是真心的痛苦话… (2012-2-29 20:16)
留言
在〈苦啊,孩子要出家…〉中有 10 則留言
if you love sombody, let him
if you love sombody, let him/her free
别说送孩子出家了
别说送孩子出家了
即使不要小孩,老爸也要以“变相自杀”相逼
唉
生育?在人口過70億時的理性認知
小孩的財是父親,印是母親。
易言之—除了父母的靈識性格之遺傳:
父親若窮,孩子一輩子格局困苦;母親若身上若累積了有機毒素、重金屬污染,孩子胎中便腦力五臟受傷。
可惜有这样认识的人实在少数。。。
可惜有这样认识的人实在少数。。。
不光要儿子,还要孙子。。。。。这种思维真是彻底难以理解
人生最大的陷阱:一是婚姻,而是生娃。
詳述
子平八字:我剋為財,生我為印。對兒子而言,財是父親,印是母親。易言之,除了父母靈識所感應的遺傳,父母的物質福報也決定了孩子的生涯格局:父親若窮,孩子一輩子格局困苦;母體若累積了有機毒素、重金屬,孩子處胎便已傷及腦與五臟。
有些人,自知窮困又體弱,却坚持要结婚生子。別人家心身健康且經濟寬裕,生儿育女是天经地义。咱既然没这福德,却硬不服气,生了儿女残病贫穷受不起教育变成下层俗人,然後全家一起仇富吗?难怪五毛二那类人会不憫贫民,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菩薩與贫民同悲共苦,但也深知:不願自省自制者,便無可救药。別說誰給你壓力,其实压力更是自己给的。别说「父母希望我生」,父母还希望你奮鬥成为首富呢,难道都能实现?有时,希望不被实现,才能引起反思,才能导向觉悟。阿張蘭石父親生前自述已无忧无虑,若硬要找忧虑,可能就是大儿子老而無依。即使憾難滿足父願,阿張蘭石也不失正念:不能誤解上一代初衷而创造下一代悲哀。
恩。已经踏入一个陷阱,决不再踏入另一个。
恩。已经踏入一个陷阱,决不再踏入另一个。
只是担心老人健康:若不生,他老人家便脱发、失眠、自我折磨。。。百般劝说无效,无解。
只能哄着骗着,琢磨着伪造一张不育证明。。。
心身一病
脱发、失眠,更像是环境毒素累积,在肾功能尚OK前,可以根治。
可以根治? 如何治疗呢?
可以根治? 如何治疗呢?
排毒
將於適當網頁加多介紹排毒,排毒后即可相當程度恢復本能健康。
感谢会长!
感谢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