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0.環保運動

法界緣起 人天合一
大 環 境

這兒的環境社會學課程被轉貼了,呵呵!
http://www.self-learning-college.org/forum/viewtopic.php?t=164&view=previous&sid=8ba47cd82f57c929bda20c61ff0c2af3

社會環境
social environment
社會環境”是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人類通過長期有意識的社會勞動,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質、物質生產體系、文化等所形成的環境體系。也有人把社會環境 稱為 文化-社會環境
環境要素,可將社會環境分為:
物理社會環境:包括建築物、道路、工廠等。
生物社會環境 :包括馴化、馴養的植物和動物。
心理社會環境:包括人的行為、風俗習慣、法律和語言等。

環境功能,可將社會環境分為:
①聚落環境(包括院落環境、村落環境和城市環境)。②工業環境。③農業環境。④文化環境。⑤醫療休養環境。等等。

自然資源
natural resources
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諸要素,通常稱為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可分為有形自然資源(如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等)和無形的自然資源(如光資源、熱資源等)。自然資源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佈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自然資源可劃分為: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資源、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氣候氣象、水資源等。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NRCan)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helping shape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sector to the Canadian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This sector—forests, energy, minerals and metals, and landmass, as well as related industries—is one of the most productive, high-tech sectors in the global economy

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 with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diverse types of land resources. Its waterpower resources rank first worldwide. It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ing the most species of wild animals, and has almost all kinds of vegetation found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t has abundant mineral resources, with a great variety of minerals.

~聯合國在自然資源領域方面的工作介紹~

長期以來,聯合國致力於協助各國管理自然資源。早在1952年,聯合國大會就發出聲明,指出發展中國家擁有“自主決定如何使用其自然資源的權利”。聲明同時還指出,發展中國家必須從本國的國家利益出發,把自然資源用於實現國民經濟發展的目標。
  作為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的一個職能機構,能源和自然資源促進發展委員會由24名成員組成,他們都是政府任命的有關領域的專家。該委員會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一道,負責制定指導方針,以便經社理事會及各國政府依據該方針制訂相關政策和戰略。能源和自然資源促進發展委員會又分成兩個分組,即能源問題分組和水資源分組,分別由12名成員組成。能源問題分組負責對能源發展趨勢和有關議題進行審核,並對聯合國系統在本領域的活動進行協調。水資源分組負責審核與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綜合管理相關的議題,並對聯合國系統在本領域的活動進行協調。

水資源。聯合國長期以來致力於解決因水資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機。1977年召開“聯合國水事會議”,1992年召開的“水與環境問題國際會議”“地球問題首腦會議”以及聯合國發起的“國際飲水供應和衛生十年”(1981-1990)倡議。聯合國把2003年定為國際淡水年,旨在提升全球公眾關注,聯合國第一份《2003年世界水開發報告》分析了世界淡水資源的發展趨勢 。
  今天,全世界人口中的20%面臨著水資源缺乏的嚴峻問題;估計到2025年全球缺水人口還將上升到30%,使水資源缺乏問題波及50個國家。水資源缺乏有許多原因,其中包括水資源浪費、污染引起的水質退化及地下水源的過度利用等。必須採取有力行動和措施更有效地管理稀缺的淡水資源,尤其是對飲水供求及水質、水量的管理。
  聯合國系統開展的各項活動旨在確保脆弱而有限的淡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然而,世界人口增長、污染加劇及農業和工業用水需求的持續增長使淡水資源日益緊張。為此,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擬定了一個關於水資源開發的技術合作方案;糧農組織積極推動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節水,以確保糧食安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與世界銀行相互合作,積極執行《聯合用水和用水衛生方案》。
能源。 目前,世界能源的很大部分其生產和使用的方式不當,如果全球能源總消耗量繼續大幅度增長,那麼能源供應就可能難以為繼。《21世紀議程》強調應從保護大氣層、環境及保障人類健康的角度妥善利用能源。
  當前,化石燃料使用在發達國家正逐漸趨於穩定,但與此同時污染環境的各種排放物卻在增加。在不少發展中國家,由於化石燃料使用增加很快,正在引起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據專家預測,2060年全球能源消耗量將是目前水準的兩倍以上。與此同時,全球有20多億人口,其中大多數居住在發展中國家的鄉村地區,享受不到商業性的能源服務。
  在能源領域,聯合國系統的許多實體機構積極推出各類專案和方案。這些項目和方案通常採用的形式有教育和培訓、提高認識和能力建設等。大多數項目旨在幫助特定國家實現其自行確立的能源目標。聯合國系統在能源領域的其他一些活動則旨在反映不斷變化的能源形勢以及能源開發和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技術合作。聯合國主張在自然資源與能源領域積極開展技術合作,並制訂了具體的技術合作方案。在水資源和礦產資源方面,聯合國系統在強調環境保護、投資促進、立法和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積極為技術合作提供援助和諮詢服務。在能源方面,聯合國系統制訂了三個技術合作方案,內容包括全球能效、可再生能源以及化石燃料的淨化技術和生產過程。
  在過去的20年間,聯合國及其下屬的各個組織和機構完成了上百個技術合作項目和投資前項目,這些專案都涉及自然資源和能源領域,專案總投資額高達上億美元。各受援國政府則以國內工作人員、設施和當地業務費用的形式提供了大致等值的款額。由此,每年有300個左右的外地項目援助發展中國家,使這些國家實現本國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這些項目可望增強發展中國家的國家能力,刺激進一步投資及推動可持續發展。

資料來源:http://www.un.org/chinese/esa/resourc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