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身竅」的活躍度,是相應於「靈」的活躍度的。──尤其是死亡時的餘溫,能暗示此人死後「往生」的境界。
在密教中的說法是,如〈顯明大密妙義深道六法引導廣論〉(吉祥大師造, 貢噶上師傳授, 釋滿空翻譯,
台北:金剛贈經會, 1979 年, 頁 93)中︰
各 竅 |
往 生 處 |
解釋 |
梵穴 |
持明空行 |
此生身心已經契合真名,故其靈已在超感處活躍。
|
眉際 |
色界 |
此生身心未契真名,其靈未在超感處活,但已不執著此身感官,故能超感官而活,此亦已超越人生。
|
眼 |
人道 |
此生身心未契真名,其靈未在超感處活,且仍執著此身視覺;幸而視覺重視美感,故其靈能保守人道。
|
耳 |
似人道修羅 |
此生身心未契真名,其靈未在超感處活,且不執著此身視覺,而執取較圓通的聽覺,故而其靈的美感較人道更活躍卻也較不實際,較不受人世共業(全息宇宙)的制約故反而不能再保守人身。
|
鼻 |
夜叉 |
此生身心未契真名,其靈未在超感處活,且不執著此身視覺,而執取較本能的溴覺,故而其靈的美感較人道更昏鈍卻也較有psi能力,較不受人世共業的制約故不能再保守人身。
|
口 |
餓鬼 |
此生身心未契真名,其靈未在超感處活,且不執著此身視覺,而執取最粗重的食慾,故而其靈的美感較人道昏厥,沒資格受人世共業制約故不再保守人身。
|
臍 |
欲界天人 |
此生身心未契真名,其靈未在超感處活,且不執著此身視覺,而淪於粗重的貪,故而其靈的美感昏厥,沒資格受人世共業制約故不再保守人身。
|
小便處 |
旁生、畜生 |
此生身心未契真名,其靈未在超感處活,且不執著此身視覺,而淪於粗重的貪,故而其靈昏厥,沒資格受人世共業制約故不再保守人身。
|
大便處 |
地獄 |
此生身心未契真名,其靈未在超感處活,且其靈昏厥,沒資格受人世共業制約故不再保守人身。
|
易如元薩迦派莎南屹囉集譯的《大乘要道密集》( 又名《道果延暉集》 )
中,轉相臨終要門也要同類的說法。台北,自由出版社,1986 年,頁 146。
藏密各派的經論, 有各自傳承說法,大同小異。 如來藏「不增不減」,
所以真正的覺悟
是在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一部份之後
才會產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