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層網頁: 第1~3週 ] 第4週 中觀 ] 第四週 唯識 ] 5.佛教宗派 ] 6.龍樹史詩 ] 第7~9週 ] 第4~6週 ] 10~12週 ] 第13週 ] 14~17週 ] [ 書信討論 ] Ω-圓覺經圖表 ] 經與論的修持 ] 佛教靜坐大綱 ] 經典形式 ]
書信討論

Back ] 回上層網頁 ] Next ]

Last Modified:2009/07/31










張 蘭 石 老師 您好:

我是社大學生…


這幾星期上課以來. 對老師有些微認識
老師對佛學的專研與深入不退轉精神
值得敬佩與讚嘆!! 
更期盼能多多指導和開示>>>
學生有些疑問想請教一下?
1. 人為什麼要學佛?
2. 既然生為人了.又為何要學佛?
3. 學佛有何意義?
4. 學佛一定要有感應嗎?

談到為什麼學佛,
雖然每個人的理由都不太一樣,
但追求「更圓滿的人生」,應該是初衷吧。
因為是以人生的圓滿為目標,
本來就不需要追逐玄之又玄的「感應」。
不過,也不須要把「感應」看得很奇怪......因為「感應」
其實只是「不同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感、互動、相應」罷了,
人與人之間的「愛」,其實也就是「感應」,
只是因為人有可見的形體,故而其間的「感應」──愛──容易著相,
當愛自己的妻子時,往往也會以為自己是迷戀她的美貌,
事實上,不是物質的美貌,而是一份「因緣」的「感應」把自己和妻子牽繫在一起的!

就是這一份「感應」,也發生在有形的人與無形的仙佛鬼神之間。
這些都不是很奇怪的事,萬物皆有愛,佛以大慈大悲(大愛)而與眾生相感應。
生命個體與生命個體之間相互溝通聯繫,不是壞事,不奇怪,心法還是一句「不執著」,不執著才得而自在。

歡迎您在課堂上發表一下看法!

阿張蘭石 上

 
寄件者: 阿張蘭石 []
寄件日期: 2002年4月17日星期三 下午 1:43
收件者: 蔡章義
主旨: RE: 佛學是什麼?

章義同學:

1. 
當佛學可以完全「教育體系化」,
成為心理學+天文地理+自然科學+社會學+超心理學等等,
我們學佛人,
就不會老是覺得摸不著邊際,也不會陷入一宗一派的成見中。

2. 
生命不只有身、心,靈魂還有其真言,
在真言中,我們的身心會走向神秘的宿命中,
這常是為什麼許多人明明原來不信佛愛佛,
卻無法不愈來愈信佛學佛的原因。

以上只是淺見喔!

阿張蘭石上

-----Original Message-----
From: 蔡章義 [mailto:taco888@ms69.hinet.net]
Sent: Wednesday, April 17, 2002 1:26 AM
To: 520cc 張 蘭 石
Subject: 佛學是什麼?

佛學是什麼呢? 

是心理學嗎?
是天文地理嗎?
是自然的道理嗎?
是無所不包的包容嗎?

為什麼
年紀越大
越會相信它的存在!! 


祝您 ~ 事事如意 ~ 心想事成

蔡章義 taco888@ms69.hinet.net

 

寄件者: 阿張蘭石 []
寄件日期: 2002年4月17日星期三 下午 1:43
收件者: 蔡章義
主旨: RE: 為什麼?

章義同學:

大部分宗教,
在修行上都有在家和出家兩種路線──宗派,
而不是只有一個路線。

佛教有和尚,
但也有瑜珈士啊(有家庭);
道教有道士,
但道士不都是要單身的啊;
基督教「神父」是單身的,
但基督新教的「牧師」卻是有家室的。

修行人要不要有婚姻,要看緣起,
要看這個人的本命中,帶不帶「家庭磁場」,
若有,不去修它,終究不會圓滿。

以上只是淺見喔!

祝道安

阿張蘭石上


-----Original Message-----
From: 蔡章義 [mailto:taco888@ms69.hinet.net]
Sent: Wednesday, April 17, 2002 1:08 AM
To: 520cc 張 蘭 石
Subject: 為什麼?


520cc 張 蘭 石 老師 <

佛教有---和尚
道教有---道士
基督教有-神父 

然到說要修行.就不能有婚姻呢? 為什麼?

祝您 ~ 事事如意 ~ 心想事成

蔡章義 taco888@ms69.hinet.net

 

寄件者: 阿張蘭石 []
寄件日期: 2002年4月18日星期四 下午 1:51
收件者: 蔡章義
主旨: RE: 為什麼?

章義同學:

你問:「假如 :凡是,都‧隨 ~著 ~ 緣起緣滅
那麼 :人 ~的 ~人生觀,是 ~什麼?
人‧不就‧不是人?
只是 ~ 來走一趟 ~ 而已
學什麼佛‧呢?」

我的淺見:
「佛教認為萬物是『緣起』的──
例如說,沒有人能認為:『我是人,因為我的本質就是人。』
因為若這麼認為,亦即是認為:『我的獨立的性質便是人,沒有別人的時候我還是人!』
但是,若世上除了一個亞當或夏娃而沒有別人,那麼,這個『人』便是沒有愛,沒有家庭,沒有喜怒哀樂,沒有貪嗔煩惱,沒有成就感等等的『人』,那麼,這『人』與肉畜何異?與草木何異?這樣的『人』其實不是當下我們所定義的『人』!
正因為佛教認為萬物是『緣起』的(沒有獨立的本質,而是在特定時空、因緣情況下成立的),所以我人所遭遇的一切人事物,都是特別的,值得珍惜,都應該讓它成為圓滿人生的善因緣。
所以,要『學佛』。」


-----Original Message-----
From: 蔡章義 [mailto:taco888@ms69.hinet.net]
Sent: Wednesday, April 17, 2002 11:15 PM
To: 阿張蘭石/Hinet-2002@0123
Subject: Re: 為什麼?


520 張 蘭 石 老師: 

假如 :凡是,都‧隨 ~著 ~ 緣起緣滅
那麼 :人 ~的 ~人生觀,是 ~什麼?

人‧不就‧不是人?

只是 ~ 來走一趟 ~ 而已

學什麼佛‧呢?



不要問 不要說 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一刻 偎著燭光讓我們靜靜的渡過
莫揮手 莫回頭 當我唱起這首歌
願心中留著笑容
陪你渡過每個春夏秋冬

> 祝您 ~ 事事如意 ~ 心想事成

> 蔡章義 taco888@ms69.hinet.net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阿張蘭石" <>
To: "蔡章義" <taco888@ms69.hinet.net>
Sent: Wednesday, April 17, 2002 1:42 PM
Subject: RE: 為什麼?


> 章義同學:

> 大部分宗教,
> 在修行上都有在家和出家兩種路線──宗派,
> 而不是只有一個路線。

> 佛教有和尚,
> 但也有瑜珈士啊(有家庭);
> 道教有道士,
> 但道士不都是要單身的啊;
> 基督教「神父」是單身的,
> 但基督新教的「牧師」卻是有家室的。

> 修行人要不要有婚姻,要看緣起,
> 要看這個人的本命中,帶不帶「家庭磁場」,
> 若有,不去修它,終究不會圓滿。

> 以上只是淺見喔!

> 祝道安

> 阿張蘭石上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蔡章義 [mailto:taco888@ms69.hinet.net]
> Sent: Wednesday, April 17, 2002 1:08 AM
> To: 520cc 張 蘭 石
> Subject: 為什麼?


> 520cc 張 蘭 石 老師 <

> 佛教有---和尚
> 道教有---道士
> 基督教有-神父 

> 然到說要修行.就不能有婚姻呢? 為什麼?

> 祝您 ~ 事事如意 ~ 心想事成

> 蔡章義 taco888@ms69.hinet.net 

 

寄件者: 阿張蘭石 []
寄件日期: 2002年4月18日星期四 下午 1:51
收件者: 蔡章義
主旨: RE: 佛學是什麼?

淺見認為:
「人的『身』『心』與『靈魂』,確實如您所說「在神秘的宿命中. 冥冥中已注定了.」。
但是,『冥冥中』其實就是『在整體中──在超越時空的宏觀中』;而『整體』,就如一首聖詩般有『無限的意義』。所以,若在個體生命的『身心』觀點,因為有了『過去』、『此刻』、『未來』這三時,便有了『無限的可能』。──而不是「冥冥中已注定」。
『過去』、『此刻』、『未來』,這『三時』如一首詩般,使你我『當下』活著,使我們的生命有意義。
其中,『過去』定義著『此刻』,成了『過去』就是寫就了的詩句,是不動的、無法更改的;『此刻』定義著『未來』,『未來』是等著藉你我的身體來寫的詩句,是可動的、不斷更改的。
所以,要解脫宿命,就要踏實、喜悅、美好地讓『此刻』開花────在此刻回應『過去』,彰顯『過去』的真善美種子;在此刻導引『未來』,開創『未來』的真善美果子。」


-----Original Message-----
From: 蔡章義 [mailto:taco888@ms69.hinet.net]
Sent: Wednesday, April 17, 2002 11:26 PM
To: 阿張蘭石/Hinet-2002@0123
Subject: Re: 佛學是什麼?


520 張 蘭 石 老師 :

人的身心與靈魂.

在神秘的宿命中.

冥冥中已注定了.

請問如何解脫宿命?

好東西 要和好朋友 分享! 分享!!
美麗的事物 都是美好的
美好的人 很快就會變得 更美麗

taco 蔡章義 祝福你 ~ ~ ~
taco888@ms69.hinet.net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阿張蘭石" <>
To: "蔡章義" <taco888@ms69.hinet.net>
Sent: Wednesday, April 17, 2002 1:42 PM
Subject: RE: 佛學是什麼?


> 章義同學:
>
> 1.
> 當佛學可以完全「教育體系化」,
> 成為心理學+天文地理+自然科學+社會學+超心理學等等,
> 我們學佛人,
> 就不會老是覺得摸不著邊際,也不會陷入一宗一派的成見中。
>
> 2.
> 生命不只有「身」「心」,還有「靈魂」,靈魂有其「真言」,
> 在真言中,我們的身心會走向神秘的宿命中,
> 這常是為什麼許多人明明原來不信佛愛佛,
> 卻無法不愈來愈信佛學佛的原因。
>
> 以上只是淺見喔!
>
> 阿張蘭石上
>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蔡章義 [mailto:taco888@ms69.hinet.net]
> Sent: Wednesday, April 17, 2002 1:26 AM
> To: 520cc 張 蘭 石
> Subject: 佛學是什麼?
>
> 佛學是什麼呢?
>
> 是心理學嗎?
> 是天文地理嗎?
> 是自然的道理嗎?
> 是無所不包的包容嗎?
>
> 為什麼
> 年紀越大
> 越會相信它的存在!!
>
>
> 祝您 ~ 事事如意 ~ 心想事成
>
> 蔡章義 taco888@ms6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