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一開始都先說集會因緣,叫作序,序又分通序別序兩種,
通序,又叫證信序,就是以六件事情,證明經的可信。通序的意思,就是這六件證信的經文,本經有,他經也有,通於他經,所以叫做通序。
別序,就是專講這本經的發起由來,與其他的經不一樣,所以叫做別序。
「如是」,這兩字粗淺地的說,就是這樣,一點沒錯的意思。若往深處講,「如」就是說真理的本體真常不變。「是」,就是說所解意義,沒有錯誤。合起來這二字有信順的語氣,一件事情,要想使別人相信,必先自己相信,這就是第一種證信,叫作「信成就」。
「我聞」的我,是結集經的阿難尊者,佛法講我不落斷常見,而成就說者和聽者兩方面的方便。聞,是親自聽到佛說,不是傳聞。我聞二字合起來,就是這部經上所說的真理,是我阿難親自聽佛說的,不是傳聞。這是第二種證明可信的事,叫作「聞成就」。
「一時」,是指佛說經的時候。為什麼不說某年某月某日,而說一時呢?這其中主要的是因為:第一各國的曆法不一致,第二佛說法不在一個地點,有時天上,有時人間,時間標準,各不相同。所謂一時,明顯的指出,說法的人在這一時之內,演說深奧法門。聽法的人也在這一時之間領納無窮精義。這是在時間上證明可信,叫做「時成就」。
「婆伽婆」,婆伽婆是梵語,也有譯為薄伽梵的,意思是總具一切德能,含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種勝義。這在五種不翻譯的規例?,屬於含多義不翻,所以仍用梵文,不加翻譯。這六種勝義就是代表佛的六項德能,什麼德能呢?自在就是具大福德,不受束縛。熾盛就是智如猛火,無不照了。端嚴就是具足相好,端正莊嚴。吉祥就是斷惑證真,所在吉祥。名稱就是普現色身,名稱高遠。尊貴就是受世禮敬,最尊至上。佛具備了這六項德能,所以在這用婆伽婆的德號。這是指出說法的主人,是佛,證明這部經的可信,叫作「主成就」。
有了說法的主人,但是在那說法呢?下面經文:「在王舍城。。。」,這就是指明說法的處所。這是指明說法的地方,增強人的相信,叫作「處成就」。
「與。。。眾具」,是六種證信?的「眾成就」。
通序到此,下講別序。
別序、當機啟請───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