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層網頁: 0.原型传承研究法 ] 1.先住民原型传承 ] 2.梵语原型传承 ] 3.一音誦传时代 ] 4.多音誦传时代 ] 5.诗书整合时代 ] 5-3孔雀一统佛教兴 ] 6.神话原型传承体系 ] 7.经书证传时代 ] 8.业智,理论,瑜伽数 ] 10.当今印度宗教 ] 佛教复兴 ] 种子字、咒轮 ] [ 梵語發音誤區 ] 参考书目 ]
梵語發音誤區

Back ] 回上層網頁 ] Next ]

Last Modified:2009/07/31










梵語語音的誤區:

近代人用羅馬文字母(或英文字母)加上一些符號的方法來表達50個梵文字母,如在羅馬字母 t 、d 、n 、s 的下麵加上“.”,原來的直舌音就會變成捲舌音,在羅馬字母 a 、i 、u 的上面加上“-”,原來的單音就會變成雙音,在羅馬字母 k 、g 、c 、j 、t 、d 、p 、b 的後面加上 h , 原來的無噴氣音就會變成有噴氣音,在羅馬字母 n 的上面加上“~”或在 s 的上面加上“/”,原來的 n 和 s 的發音位置就會轉移到舌根的位置,在羅馬字母 n 的上面加上“.”, n 的發音位置就會轉移到喉部(如同英文中的ng),在羅馬字母 r 、l 、m 、h 下麵加上“.”,原來的輔音就會變成母音。

現在把梵文系統的發音和英文系統的發音區別如下:

英文音標和我們大陸普遍使用的拉丁文漢語拼音一樣,[g]發“哥(ㄍ)”音,[k]發“科(ㄎ)”音,也就是 g 和 k 兩個字母分別表示無噴氣聲和有噴氣聲,而在梵文系統中 g 和 k 兩個字母分別表示濁輔音和清輔音。而有無噴氣聲是用有 h 和無 h 來區別的,也就是說在梵文系統中 g 和 k 兩個字母都發“哥(ㄍ)”音,加上 h 之後變成 gh 和 kh 時才發“科(ㄎ)”音。

英文音標和我們大陸普遍使用的拉丁文漢語拼音一樣,[d]發“德(ㄉ)”音,[t]發“特(ㄊ)”音,也就是 d 和 t 兩個字母分別表示無噴氣聲和有噴氣聲,而在梵文系統中 d 和 t 兩個字母分別表示濁輔音和清輔音。而有無噴氣聲是用有 h 和無 h 來區別的,也就是說在梵文系統中 d 和 t 兩個字母都發“德(ㄉ)”音,加上 h 之後變成 dh 和 th 時才發“特(ㄊ)”音。

英文音標和我們大陸普遍使用的拉丁文漢語拼音一樣,[b]發“波(ㄅ)”音,[p]發“頗(ㄆ)”音,也就是 b 和 p 兩個字母分別表示無噴氣聲和有噴氣聲,而在梵文系統中 b 和 p 兩個字母分別表示濁輔音和清輔音。而有無噴氣聲是用有 h 和無 h 來區別的,也就是說在梵文系統中 b 和 p 兩個字母都發“波(ㄅ)”音,加上 h 之後變成 bh 和 ph 時才發“頗(ㄆ)”音。
 

pa pha ba bha ma
ㄅㄚ ㄆㄚ ㄅㄚ ㄆㄚ ㄇㄚ

 

ka、ga  kha、gha ca、ja  cha、jha  6a、7a 
ㄍㄚ ㄎㄚ ㄐ一ㄚ ㄑ一ㄚ ㄓㄚ

 

6ha、7ha ta、da  tha、dha pa、ba pha、bha 
ㄔㄚ ㄉㄚ ㄊㄚ ㄅㄚ ㄆㄚ